首页 >> 大全

立鸿鹄志,砥砺追求理想信念1972年,插队时的习近平

2022-06-04 大全 127 作者:考证青年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发出“青年强国强”的口号。在全民战“疫”之际,中国年轻一代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烙下了自己的时代印记。

“青春因努力而闪耀,生活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局战争、阻击险阻的斗争中,真诚奉献、锐意进取,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值此2020年5月4日青年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盛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视察、座谈、回信等多种方式,结交广大青年朋友。

美丽的五月,青春显露,春意盎然。人民网带你从小伙伴们的知己习近平的青春故事开始,感受深刻的启示。

树立洪湖志向,坚定追求理想信念

习近平的青春故事对新时代青年有何启示?

1972年,习近平在排队回京探亲。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青年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战胜的动力。青年有高志向可以激发他们进步的潜力,他们的青春不会像没有舵的船。”每次与年轻人交谈,习近平总要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担当起振兴的责任”。话是认真的,意思是认真的。回首习近平青年时代,正是在梁家河村树立的远大理想指引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在创业奋斗中诞生、生根、不断升华。他朝着目标迈出了一步。一步一步来。

习近平的青春故事对新时代青年有何启示?

1973年,习近平与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右二)、雷荣)在北京延川县盛(右一))合影留念县城“三间房”前。图片来源:新华社固溪图片

1969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安顿下来,直到1975年10月他离开。 22岁离开黄土地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了信心。作为人民的公仆,陕北是我的根,因为在这里孕育了我不变的信念:为人民办实事!”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之子》一文中深情回忆” 2002年发表。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母和老乡时,感慨地说:“我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到我们的梁家河,在这里选择我的路。 有条件和机会,我想从政,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2015年,在伦敦市长晚宴上,习近平再次提到年轻时树立的信念,“年轻的我,在陕北贫瘠的黄土上,一直在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最终树立了报国为民的信念。”

“为人民办实事”,简单铿锵有力。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中央,习近平的担子越来越重,但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好日子。爱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上”的理想和初心从未改变。

按钮,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就像扣衣服一样,如果第一个扣子扣错了,那么剩下的扣子也会扣错。人生的扣子必须从一开始就扣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与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用第一个纽扣比喻青年时代的价值观要培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与错,对与错,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天生洞察力,明晰,自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情怀》里提到,习近平五六岁的时候,妈妈给他讲了忠义报国,给婆婆纹身的故事。”我说,好痛有文字纹身!妈妈说,很痛,但我记在心里。我住在这里。 “忠诚报国”这句话从那时起一直铭记至今,也是我人生的目标。”可以说,从孩子到青少年,父母的言行都有对习近平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习近平在回忆诸如何国跳上“劳动通行证”时,谈到曾在革命中工作过的舅舅舅妈告诉他的话,“在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去村民那里,现在你们年轻人不敢去,这样不对” “我们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找机会钻进群众。现在你靠谁而不靠群众?当然,我们必须依靠群众。”习近平听了他们的话,回去后试着和群众打成一片。 “一年后,我和群众一起工作,生活习惯和劳动都过去了。 "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新华社记者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楷模——焦裕禄》,风剑和周元。那一年,习近平13岁。谈起这段往事,习近平曾说:“我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看了这个简报,当时我们哭了好几次……”来自一个初中生到县委书记,再到中国最高领导人,50多年来,习近平一直把这个名字铭记在心:焦裕禄。

2009年4月1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与干部群众座谈时说:“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像焦裕禄同志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 “焦裕禄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正是他从少年成长为青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让习近平从一个懵懂世界的少年成长为成熟稳重、有担当的人民领袖.

学以致用,求真求真,学以致用

习近平的青春故事对新时代青年有何启示?

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中间),临时在街上摆桌,听取群众意见。图片来源:新华社

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广大年轻人要保持初生牛犊的能量,不怕虎,修行就好,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 “希望青年人珍惜学习的好时光,求真求知,练真本事,更好地为国争光,造福人民。” “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个青春。现在,青春用来奋斗,未来,青春用来记忆”……习近平不忘叮嘱青年上下求索,求真求知,苦练内功,珍惜青春,不辜负青春。

习近平经常提到“阅读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读书学习的许多故事被流传下来。 2013年,在5月4日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中,习近平现身并说:“我上山放羊时,背着一本书,把羊叠在山坡上,开始读书。锄头后领队稍作休息,拿出《新华词典》,背诵一个词的各种意思,一点一点地积累。2014年,习近平回忆起他在文博会借书30里的故事。艺术作品论坛:“当时我在陕北农村排队。听说有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离开了30年。迈尔斯去借书,后来他又走了30英里去取书。 "

在当时的村民和知青眼中,习近平“爱读书”、“知识渊博”、“是个有文化的人”。经常参观习近平窑洞的王宪平回忆说:“他每天都下地。”下班回来,他吃完晚饭看书,晚上,他点着煤油灯看书。那个时候,煤油灯很简单。用过的墨水瓶装满煤油,将铅筒插入瓶口,然后插入灯芯点亮灯。金平接过书,在强光下阅读,因为距离太近,煤油烟雾常常让他的脸和鼻子发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金平每天大半夜都在看,太困就睡。此外,他还潜心学习生产和劳动的技能。 1974年,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农村在用沼气,意识到可以解决梁家河缺煤、缺柴的问题,于是他和大队其他代表亲自到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并在返回后发动村民组成沼气建设队。后来,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村有了第一个沼气池,逐步解决了村民的照明、做饭、取暖问题。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不断滋养着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造

习近平的青春故事对新时代青年有何启示?

1989年12月2日,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机关1000余名干部到宁德县楠集水利建设工地参加清理沟渠,清除障碍物和修复运河的劳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青年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要走在创新创造的前沿”,习近平勉励青年要引领时代潮流,在实践中创新创造。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用青春的自我创造青春的国度、青春的民族”“敢为先锋,不做客,不做旁观者,让创新成为前进的动力青春远航,让创业成为青春拼搏的能量,让青春在报国为民中熠熠生辉。”他多次要求党和政府为青年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积极引导,为青年成才、创新创造、成就事业提供服务和保障。”

2015年1月,习近平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座谈会在谈及在河北省正定县的工作经历时,习近平说:“刚到正定,见人就很着急生活在贫困之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我确实有一种激情,一种尽快改变这张脸的野心。”习近平经常骑着老式的凤凰“28”自行车,疾驰而过绕正定县农村,穿梭于沱沱江南北两岸,扎实调研,听取群众意见。

刚来的时候,正定顶着高产县的帽子,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习近平调查分析指出:“我们其实是‘高产贫困县’”,果断提出向上汇报,力争减少部分粮食收购的思路。面对分配平均主义、社员效率低、生产效率低的形势,习近平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在习近平的倡导下,1983年1月,正定在河北开创先河,全面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三年时间,全县农业总收入翻了近三倍。 “城市需要什么,我们种植;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加工。”习近平提出的“半城市-郊区”经济发展思路让大家耳目一新,让正定实现了“富城富村”。

30岁的习近平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激昂的步伐,用艰苦奋斗开启了正定改革开放时代的新篇章。如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已全面吹响,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奔跑着,这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是时候砥砺前行,助力中国梦,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这正是习近平所期待的。

年轻的习近平将炽热的青春热血洒在祖国大地上,献身于人民,为广大青年朋友树立了榜样。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人民立场,练好本领,投身伟大事业。建设强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与亿万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英勇奋战。”新时代,请拿起历史的指挥棒,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部分文字来源: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习近平总书记》、《书记的文艺情怀》、新华社、学习时报《习近平七年知青》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注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可以的,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