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股改是什么意思,股改有哪些意义及作用!

2022-06-05 大全 130 作者:考证青年

股改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股票无疑是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发明。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才能看到多样化的未来。要想了解代币的发展过程,甚至预测未来币市的发展,就必须了解股票的发展过程。为什么比特币交易需要交易所,为什么币改的历史是必然的,就像当年的股改一样。面对实体经济,为什么是货币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讨论库存。

股票的基本概念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股份公司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可以迅速集中大量资金,实现生产规模化经营;而分散在社会上的剩余资金则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投资于股份制公司,谋求财富增值。

1、流通市场的作用:

股票流通市场包括股票流通的所有活动。股票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股票发行人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计划和市场变化随时买卖股票。由于解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可以满怀信心地参与股票发行市场的申购活动,有利于公司募集长期资金,股票流通的顺利进行也对股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发行。

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股票流通市场的活动,长期投资可以是短期的,可以随时在股票和现金之间进行转换,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股票市场的价格是反映经济趋势的晴雨表。它可以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市场供求、行业前景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它是预测和分析的重要指标。股票市场的转移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其经营状况的指标,也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业务的改进。管理。可见,股票市场的作用很重要。

2、股票交易方式

将股票进行买卖的方式和形式称为交易方式,是股票流通交易的基本环节。现代股票市场的买卖交易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确定价格的差异分为议价和竞价。讨价还价是买卖双方一对一的谈判,通过议价达成交易。这是场外交易中的常用方法。一般股票不上市,交易量用于需要保密或为了节省佣金等情况。竞价是指买卖双方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一个群体,双方公开进行双向竞争交易,即交易不仅是买卖双方之间。有出价和要价之间的竞争,买家群体和卖家群体内部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最终在出价最高的买家和最低价的卖家之间进行交易。在这种双向竞争中,买方可以自由选择卖方,卖方也可以自由选择买方,从而使交易更加公平,产生的价格更加合理。拍卖交易是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的主要方式。

(2)直接和间接交易

p>

根据达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直接交易是买卖双方直接协商,库存也由买卖双方清算交割,整个交易过程不涉及中介。绝大多数场外交易都是直接交易。间接交易是买卖双方不直接见面联系,而是委托中间人买卖股票的交易。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制度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交易。

(3)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根据交割条件的不同,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现货交易是指股票交易完成后,立即办理交割和清算手续。 ,货款即场清算,期货交易是一种以股票进行交易,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和数量,在一定时间后交割结算的交易方式。

流通市场的构成

流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1)股东,这里是卖方;(2)投资者,这里是买方;(3)股票交易的提供者)流通转让的便利条件,如证券公司或证券交易所(以前叫证券交易所)。

交易所市场是股票流通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交易所会员、证券交易商或证券经纪人在证券市场集中买卖上市股票的场所,是二级市场的主体。具体来说,它有固定的交易所和固定的交易时间。验收和处理符合有关规定。法律规定的股票上市交易使原始股票持有人和投资者有机会通过经纪人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交易、结算和交割。证券公司也是二级市场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之一。最重要的功能是为投资者买卖股票等证券,为客户提供证券保全和融资服务。证券融资、证券投资信息等业务服务。

场外交易市场也称为商店市场或柜台市场。与交易所一起构成完整的证券交易市场体系。场外交易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由数百万证券公司组成的抽象证券交易市场。在场外交易市场中,各券商同时具有券商和交易商双重身份,可以通过直接联系或电话、电报等方式与买卖证券的投资者快速达成交易。作为交易商,证券交易商具有创造市场的功能。证券公司往往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几种交易对象。作为经纪自营商,经纪自营商代表客户与从事证券交易的公司进行交易。在这里,经纪人只是客户的代理人,他不承担任何风险,只收取少量费用作为补偿。

在股市中,股价的走向取决于资金的流动。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股价的涨跌。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实力,以各种方式制造虚假的市场价格,从中获利,从而使股市具有投机性。但这并不代表股市的全部,也不能反映股市的本质。

需要对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进行客观评估。股市中的各种投机行为肯定会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投机行为也是资金集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应该认识到,正是由于投机活动可能获得巨额利润,刺激了部分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股市,从而促进了资金的大量集中,将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

股票市场一般分为两部分:股票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这两个市场既不同又相互关联。

发行市场

股市

股市

也称为一级市场或一级市场。股票发行是发行公司自行或通过证券承销商(信托投资公司或证券公司)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股票的活动。大部分股票发行没有固定地点,而是在证券商品柜台或通过交易网络进行。发行市场的交易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形成规模。股票发行目的:

第一,为新成立的公司筹集资金;

第二,为现有公司扩大资本。

有两种发行方式:

①由新企业自行发行,或需要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承销商的适当协助;

② 本次发行由证券承销商签约。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前者发行成本较低,但融资时间较长。后者筹集资金的时间较短,但成本较高,需要向投资公司、信托公司或承销商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交易市场

又称二级市场或流通市场,包括:根据规定,只有交易所的会员、经纪商和证券商才有资格进入交易大厅进行交易。进入交易的股票必须是在证券交易所登记批准上市的股票。

②场外交易市场,又称场外交易市场或证券商的商店市场。主要交易对象为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商店市场的股票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店面市场有固定的场所,一般只有现货交易,没有期货交易。

股票有什么意义?总之,参与的人更多。

在股票发明之前,投资仅限于上层阶级。普通人与此无关,而由于股票的发明,一种资产可以无限分割,这给了普通人进入市场的机会,而普通人永远是一个社会中占比最大的人。他们参与股票市场的最初目的大多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回报,但在无形中,他们造成了无法预料的后果。

通过发行股票,大量资金流入股票市场,流入发行股票的企业,促进了资金的集中,改善了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另一方面,通过股票流通,将少量资金汇集起来,加速资本的集中和积累。

所以一方面,股票市场为股票的流通和转让提供了基础场所,另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购买股票的欲望,为一级股票市场的发行提供保障。同时,由于股票市场的交易价格更能客观地反映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票市场还可以为一级市场股票发行在价格和价格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数量。股票市场的功能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性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股票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积累资本

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为公司筹集资金。上市公司将股票委托给证券承销商,证券承销商再将其发行给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并且随着股票的发行,资金从投资者流向上市公司。

资金转移

股票市场为股票的流通和转让提供了场所,使股票的发行得以继续。很难想象没有股票市场,股票将如何流动,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当投资者选择在银行储蓄或购买债券时,他不必担心资金的流动性。因为不管怎样,只要到了约定的期限,他就可以按照约定的利率收回利息,拿回本金,尤其是银行存款。即便提前取款,除了本金外,也可以获得少量利息。提现没有问题,变成现金。但是库存不一样。一旦你购买了股票,你就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后,您不能要求发行股票的公司撤回股票,也不能要求发行公司赎回。如果没有股票流通和转让的地方,购买股票的投资就变成了死钱,即使股东急需现金,股票也无法套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有买股票的顾虑,发行股票也会有困难。有了股市,投资者可以随时将自己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中转出,以相对公平合理的价格套现,变死钱为活钱。

转换资本

股票市场将非资本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性资本,它在股票买卖双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为非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了条件。必要条件。股票市场的这一功能对于增加资本、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股价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尽管股票也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流通,但它们的价格与其所代表的资本价值无关。股票的价格只有在进入股票市场后才会显示。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与其面值不同。面值只是股东参与股利分配的依据,并不等于它所代表的真实资本价值。不是股票价格的基础。在股票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可能高于其面值,也可能低于其面值。股票在股票市场的流通价格是由股票的预期收益、市场利率、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股市,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化,无论预期收益如何,都不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因此,股票市场具有指定股票价格的功能。

股票市场的存在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好处,只有让各方都受益,股票市场的存在才能长久。

政府的作用

(1)可以广泛调动、积累和集中社会闲置资金,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扩大生产建设规模,促进经济发展,达到“用没有借入国内债务的国内资本”。

(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碎片化和区域性区块,促进资金横向融通。经济横向联动,提高资源配置整体效率.

(3)可以为企业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完善探索一条新路,有利于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的组织形式,外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股份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4)可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股份制改革,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让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各司其职。职责,使用他们的权力,获得自己的利益。

对企业的影响

(1)有利于股份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自律、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

(2)是有利于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求,而且由于股份投资的不确定性,股份制企业不需要偿还募集到的资金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粗放型企业的经营和扩大生产。

投资者的角色

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是:

(1)可以为投资者开辟投资渠道,扩大投资选择范围,适应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普遍为投资者提供获得更高回报的可能.

(2)可以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投资者股权资本的转让和出售,让投资者可以随时卖出股票变现,收回投资资金。流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库存来源

说起股票,就不得不说东印度公司,说起东印度公司,不禁要问,一想到航海时代,又想到整个现代世界历史与“东印度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里所说的东印度公司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

在16世纪的欧洲,人们对香料有着疯狂的追求。黑胡椒在当时的欧洲被称为黑金。黑胡椒可以做嫁妆,可以用来买东西,甚至可以和金银一样用于流通。对于胡椒,欧洲人远走他乡,打开了东西方贸易的大门,使十七世纪成为航海的辉煌时代。

股改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股改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p>

1597年8月,首航亚洲的荷兰船队抵达泽兰省港口。一时间,整个港口人头攒动,欢呼雀跃。尽管整个船队伤痕累累,三分之二的水手在海上丧生,但这次航行却开辟了荷兰与亚洲之间的贸易航线。此后,荷兰各大城市纷纷成立远洋运输公司。到 1602 年,荷兰和亚洲之间有 15 家航运公司。

之后,为了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争夺海上贸易霸权,同时避免国内船公司恶性竞争,降低远洋贸易风险,14家船公司联合成立荷兰东印度股份公司。

股改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在当时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在远洋贸易上占有绝对优势。为此,阿姆斯特丹人民提出,如果合资公司能够拥有20-25个国家的远洋贸易垄断权,阿姆斯特丹人民愿意放弃目前的垄断地位。

1602年3月20日,荷兰议会颁布了成立合资公司的章程,东印度公司由此成立,垄断了海运贸易21年。联合东印度股份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每个荷兰人都有权成为合资公司的投资人或股东,分享合资公司的贸易利润。就这样,公司的股权分散到了每一位荷兰公民的手中,很快Ocean Trade就赚了一大笔钱。这样既避免了恶性竞争,也分散了经营风险。

公司成立之初,大力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超过650万荷兰盾。仅阿姆斯特丹的居民就认购了 57% 的股份。于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诞生了。

股改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才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规定,第一次红利将在十年后派发,迫不及待的股东必须转让股票,股票交易由此产生。于是,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

凭借股份制公司的绝对优势,荷兰东印度公司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与此同时,荷兰逐渐掌握了全球海上贸易的主动权,赢得了世界海上贸易40%的份额,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让我们看看荷兰人是如何工作的。 17世纪,阿姆斯特丹从一个小港口崛起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活跃的金融业也使其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

而且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家如此强大,以至于政府和议会都受到控制。所以,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赚钱!

当时欧洲国家赚钱的方式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为了赚更多的钱,1602年,荷兰人干脆利用这个国家成立了一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简称VOC),公司的董事都是政府官员和议员。

这家公司不仅有业务,还有军舰和雇佣兵。它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甚至可以占领和发展殖民地。不知道现在公司的地位高了多少。 .

然而,当时的海上贸易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业务。不仅有敌对国家的抢劫、海啸、水手的骚乱,如果有传染病,人船都被消灭了。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东印度公司想出了一个窍门:我们没有钱,但每个荷兰人都有积蓄。

因此,东印度公司很快制定了章程:每个荷兰国民可以以 50 荷兰盾的价格购买一家股票印刷公司的股份并成为股东。 3年后,有了这只股票,东印度公司会给你150印尼盾的红利。

荷兰人发明了股票,然后发明了多头和空头……

是的,你一定见过,这是一家股份制公司。

但是,精明透明的东印度公司并不打算等三年到期,给每位股东150印尼盾——那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们组织了一群人,从急需资金的股东那里购买股票,然后高价卖给想要更多股份的人,然后……股票市场诞生了。其他荷兰人看到有事,也纷纷加入“炒股”。

到 1609 年,随着股票交易越来越频繁,荷兰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在这里,人们学会了传播好消息,例如在印度发现黄金,以推高股价,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做多”;或散布对股份公司不利的谣言,如满载黄金的船在暴风雨中倾覆,一无所有,使股东恐慌,趁机低价买入股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空”今天。

1773 年,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伦敦柴斯巷的乔纳森咖啡馆正式成立,后来于 1792 年演变为伦敦证券交易所。二十四位经纪人在沃尔的一棵梧桐树下达成协议纽约街头。经纪人联盟成立,它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1878年,东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它是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1891年,香港成立香港证券经纪商会,后发展为香港联交所。 1914年,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

进入20世纪后。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股市

股市

(1)自由放任阶段(1900~1929)。20世纪前30年,美国和英国的股份制公司迅速增加,导致迅速扩张一方面,发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流通市场空前繁荣,交易量猛增。 1929 年 10 月 29 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各国股市接连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2)法制建设阶段(1930-1969 1929),1929年经济危机后,各国政府开始全面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以美国为例,政府开始依法严格管理证券市场,制​​定了《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严格可行的证券法。美国于1934年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直接监督和管理股票市场,为美国证券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奠定了基础。证券法制建设也不断加强,证券市场逐步规范。

股市

股市

(3)快速发展阶段(1970年以来) 19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东南亚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随着现代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股票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1986年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为6.51万亿美元,全球上市公司总数为2.82万家。到1995年底,总市值已上升到17.79万亿美元。10年,市值增长了近三倍,上市公司增加了1万多家,达到3.89万家。1996年,全球股票市值持续上涨,达到20.00.29万亿美元。在主要发达国家,证券化率(与股票市值占 GDP 的总和)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95 年美国、日本和英国的证券化率分别达到 95.5%、83.5%和121.7%。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也在快速增长。新兴市场的股票总价值已从 1986 年的 0.24 万亿美元增长到 1995 年的1.9 万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 7 倍。在股票大众市场扩大的同时,交易活动也在增长,1986 年全球股票大众市场交易额为 3.57 万亿美元,1995 年为 11.66 万亿美元。

中国股票发展史

让我们来看看库存这个进口产品在中国扎根的过程。

中国股市编辑

股市

股市

1984-提出建立资本市场的构想

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发行10,000股

1986年——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

1991年8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 年 8 月 10 日 - “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日本——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994年7月30日——三项积极救助政策引发热潮

p>

1996 年 12 月——政策扼杀了股市反弹

1999 年 5 月 19 日-5.19 市场爆发

1999 年 6 月 - 多重利好提振股市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的实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启动

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正式开始发行新股

200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减持国有股

p>

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上市

June 2002-The State to stop state-owned

2002-QFII

p>

April 30, 2005 - The pilot of the split share was

June 2005 - The good news came and the stock

2006- The split share has come to an end

It was a bull from the half of 2006 to the end of 2007, and has been in a bear since 2008.

On 5, 2014, the 1 , an but . The time is 14:39! [7]

On 9, 2014, the and stock both fell, and the Index at 2856.27 , down 5.43 from the day’s close. %; Index at 10116.49 , down 4.15% from the close.

It has been a 30 years, which it has many of bulls and bears, the of of of .

The first big bull : 19, 1990 to May 26, 1992

After the of the Stock , there were only 8 , known as "Old Bagu". At that time, the a 1% price limit (later to 0.5%), and the stock index from 96.05 , which 2 and a half years and to rise. , under the of the of the price limit , a high of 1429 in one fell swoop.

The first big bear : May 26, 1992 to 17, 1992

After the , the began to to value, and the stock . In half a year, the stock index fell from 1429 to 386 , a drop of 73%. Such a is now, but at that time, it. No some say that it is still early. The stock is very cool

The big bull : 17, 1992 to 16, 1993

Fast down is cool, fast rise is even , half a year's , All came back in 3 . From 386 o'clock on 17, 1992 to 1558 o'clock on 16, 1993, it only took 3 , and the rose as high as 303%. This kind of now seems to make .

The big bear : 16, 1993 to July 29, 1994

After the rapid bull rise was , the large of the stock began. With the of new , the Index fell, and then a long-term tug of war at 777 . Later, 777 fell, and the to out again. By July 29, 1994, the stock index to 325 , but the "" by this bear was a rapid of the of

The third major bull : July 29, 1994 By 13, 1994

The was in a slump. When lost all in the stock , there were even in the that the would close the stock . In order to save the , the three Great the , and the stock was again. In one and a half , the stock index rose by 200%, a of 1052 .

The third big bear : 13, 1994 to May 17, 1995

The early stock did not pay to any value , and the did not , the most thing was The only thing is that the plate be small, so it is easy to fry. , as the stock price rose, there was an hand that the stock down. On May 17, 1995, the stock index had to 577 , a drop of 50%.

The Great Bull : May 18, 1995 to May 22, 1995

This bull has only three days! by the news of the 's of bond , the stock the board. The stock index rose from 582 to 926 in 3 days. The fully the of my 's stock to "", and the term "stock " is also by the .

Bear : May 22, 1995 to 19, 1996

After a brief bull , the stock fell again. Since 1995, , which was only three times the price- ratio at that time, began to , and the of the white horse stock the of funds. By 19, 1996, the stock index a stage low of 512 , and the stock of blue-chip were , and the new were met.

The Fifth Great Bull : 19, 1996 to May 12, 1997

blue-chip has the in the . Bank, , , such as Hubei are all blue-chip with . Under the of these , the stock index to 1510 . The " " by these also made a fresh start to at that time. Live .

The fifth major bear : May 12, 1997 to May 18, 1999

This round of major was also due to . By May 18, 1999, the stock index had to 1047 .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e of the stock has , and the scale has . The and blood loss in the , and the bear that for 2 years began.

The sixth major bull : May 19, 1999 to June 14, 2001.

This bull is known as the "5.19" , and most still it . At the point in , along with a bull , funds have also a major that is seen in .

The sixth major bear : from June 14, 2001 to June 6, 2005

After the "5·19" , the is most about the share split.问题。 that this is a bad , and the of the share split has also the for the stock to fall. The stock index also fell from 2245 to 998 . After this round of major for the time in , the price- ratio of the A-share has to a level, and a new round of is .

The bull : June 06, 2005 to 16, 2007

This is the most , and the issue of , the of the RMB, the of the 's , QFII, and many other this round of bull . from 998 , it hit a high of 6124 , a full of 513.49%. It is the most bull in China's stock so far.

Coin

The bull in 2007 is a that has never been so far. We will focus on the the share .

When China's stock was first , it was the of state-owned . , the of state-owned were the state or state-owned asset at all . This is also the of state-owned and legal , which be and like . State-owned , legal , and have a of "same with , same with ", which is not to the of the stock . In this way, the " split" began . The of the share is to allow state-owned and legal to "enjoy" the of , to in , and to the same and for the same full .

The share of non-

Many refer to the of their and the of joint-stock as "share ". At , the has a trend for to core and . by in this area are , each with its own .

of

, also known as , means that part of the of a is for , while the other part of the is not for . The is , and the main are ; the is non- , state-owned and legal .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1]

一句话概括,股权分置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股权被分置的状况却由来已久。

股改

股改

很多老股民都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有一些股票是全流通的。打开方正科技(原延中实业)的基本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其总股本是97044.7万股,流通A股也是97044.7万股。

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原因,由国企股份制改造产生的国有股事实上处于暂不上市流通的状态,其它公开发行前的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国有股也被作出暂不流通的安排,这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另外,通过配股送股等产生的股份,也根据其原始股份是否可流通划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亿股的总股本中,非流通股份达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国有股份。

股权分置的产生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呢? 1992年5月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规定,"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设置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而是按股东权益的不同,设置普通股、优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股权分置改革与国有股减持不同。减持不等于全流通;获得流通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减持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 1998年下半年以及2001年,曾先后两次进行过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效果不理想,很快停了下来。此次改革试点启动后,有很多投资者问,流通与减持有什么不同?对此,法律专家的解释是,减持不等于全流通,减持可以在交易所市场进行,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被减持的股份并不必然获得流通权;而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减持。

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设置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而是按股东权益的不同,设置普通股、优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 [1]

解决股权分置必要性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不同股不同权,从而造成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股票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全流通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中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日趋紧密,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 [1]

股改意义编辑

改革原因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使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早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块"心病"。市场各方逐渐认识到,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随着新股发行上市不断积累,其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

首先是因股权分置形成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分置",即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试举一例,可以对"利益分置"有更清晰的了解:2000年12月,某上市公司以每股46元的价格增发2000万股股票,由于是溢价发行,增发后每股净资产由5.07元增加到6.72元。也就是说,通过增发,该公司大股东不出一文就使自己的资产增值超过30%。其后该公司股价一直下跌,大股东却毫发无损。可见,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有着"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上市公司的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

三分之二股份不能流通,客观上导致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

股权分置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括2/3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2/3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导致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等。另外,股权分置使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形不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也颇受制约。 [2]

改革作用

地位获得提升

股改之前的证券市场,流通股东的地位虽然不断提升,但在某些控股股东眼里,依然是唐僧肉,很少考虑到流通股东也是公司股东。只有在再融资的时候才会想起照顾一下流通股东的利益,与流通股东进行沟通。

但在股改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提升了流通股东在进行对价谈判中的地位,终于有了流通股东也是公司股东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在股改过程中确立了流通权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流通层次上,流通股东的权利优于非流通股东,因此非流通股东要想获得流通权,必须要支付对价,必须经过流通股东的同意。所以,才有了铺天盖地的投资者关系报道与评论,才有了流通股东投票权的价值,由此使得流通股东在精神上无疑获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股改方案实施之后,虽然非流通股东也获得了流通权,但有着一定的锁定期,所以,在股改方案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流通股东的权利依然优于限售期的流通股东。因此,流通股东可以根据自己对上市公司未来一年或两年的业绩判断作出自由买卖的决策,而限售期的流通股东即便看到了自身公司的股价高估,也不能抛售,而为了维持股价的稳定,还得弯下身与流通股东沟通。 Do not ?现在你可以拿起身边的电话机,拔G股的电话,保证会得到对你问题的满意答复,这在前些年是不多见的。

物质上的丰收

在股改的过程中,流通股东持有的股权,不仅代表着上市公司的股权,而且还代表着是否同意非流通股东流通的权利。因此,非流通股东为获得流通权,就需要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目前对价方案基本处于10送3这一平均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流通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会因上市公司的股改而增长,这就是物质上的丰收。当然,帐户总市值的变化还得看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流通股东对这些变化情况的掌握和分析判断能力,这并不是股改前提下的流通股东受益程度讨论的范畴,而是流通股东投资能力的问题。

而这仅仅是股改初期阶段的流通股东显性的物质丰收。在股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流通股东还有这么两类物质回报,一是由于限售期的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同列一条战壕,限售期非流通股东的财富变化曲线图已与流通股东基本一致,所以,必定会倾其所有能力搞好上市公司。这样,中小流通股东就通过流通权将自身的利益与大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而大流通股东的利益又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好坏捆绑在一起,如此一来,中小流通股东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物质上的回报预期也就相应提升,而这一物质回报最长久,但也最有耐力,是任何概念性炒作收益所不能比拟的。

二是公司基本面提升的物质回报。这尤其体现在ST股、绩差股等上市公司身上,因为此类上市公司可以凭借股改过程中注入优质资产的对价模式,使得公司的基本面出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ST农化就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通过股改,ST农化获得了建峰化肥51%的股权,从而标志着ST农化的资产盈利能力出现了质的改观。根据股改说明书,ST农化在06年的业绩极有可能达到0.32元/股,从一家徘徊于亏损与盈利边缘的上市公司摇身一变成为绩优上市公司,这对于ST农化现在的流通股东来说,无异是一次空前的物质大丰收。而从相关信息表明,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后续还有更多的ST农化出现,因此,股改背景下的流通股东的物质丰收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背后的生产关系

2006年3月6日,第23批的46家股改公司名单公布,至此,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上,股改公司的比例已接近50%,许多人对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感到乐观。

也许是尚在进行之中的缘故,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导致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失去控制权的先例。

股权分置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所有权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上市公司,包括在内地及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这个制度安排在2005年之前已经实行多年,其中特别规定:上市的企业只允许其少部分股份(通常不到三分之一),在市场公开发行及交易,其余的股份则暂时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并只能由一个或几个法人持有。

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当初主要是希望一方面保证国家对上市国有企业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另一方面也担心中国刚刚建立的股票市场无法承担全流通的市场压力。

确实,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降低了国有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市场上市所遇到的思维观念及利益分配方面的阻力,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没有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可能晚很多年,但这一制度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包括市场供需失衡问题、股东利益冲突问题及企业控制权僵化问题。

第一,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三分之二的非流通法人股,一旦被允许卖给个人投资者并在市场流通,似乎会导致市场上股票供应的剧增,如果对股票的需求跟不上大幅度增加的供应,可能会导致股价的大跌!

五年前中国证监会就提出进行改革,但因为市场压力不得不收回,一直到去年中才提出新的方案。许多人甚至认为由于股权分置造成的潜在的过量股票供应,导致了整个中国股市过去五年的一蹶不振,他们坚信:股权分置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个幽灵,威胁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扫除一个重要的障碍!

对股权分置造成的市场供需失衡的担心在内地已经深入人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可能过分及太片面,为什么?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也同样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为什么香港证监会及投资者不担心供过于求?为什么香港H股指数与内地指数背道而驰?

第二,股东利益冲突问题。流通股与不流通法人股的长期法定分割导致上市企业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面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明显及长期的利益冲突。

流通股股东认为国有大股东当初上市时并没有以现金在市场上购买股份,而是以低于真正市场价的资本估值而获得股份及控股权,因此认为吃了亏,需要在股权分置改革时获得补偿。

到底需要补偿多少?没有人讲得清楚!显然,这是一个大股东与流通股小股东讨价还价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很明确地将讨价还价的细节交给了每一个上市公司自己去处理,但规定股改方案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

这一政策是2005年股改可以顺利推行的关键,因为它一方面使得证监会可以超脱于具体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也限定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讨价还价的相对力量,大大降低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交易成本与阻力。

由于大部分企业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母公司,相对较好说话,他们对流通股小股东的让步也就比较大,小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得补偿的股份数平均达到流通股总量的30%之高。

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改革中,国有股让利太多,但也有流通股持有人认为国有股让利不够而拒绝改革方案。

市场参与者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些讨价还价的细节上,显然合理而正当。但同样,在各方博弈中,再分配的绝对公平显然只能是理想化的要求。对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真正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小股东能不能有双赢的机会———上市企业的管理、生产力及业绩有实质性的改进。

企业素质的改进应该是股权分置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可惜内地在这方面的讨论很少,注意力都集中在市场供需平衡及股东利益冲突这两个问题上了。企业素质的改进与企业的控制权直接相关,而股权分置往往导致企业控制权的僵化。

第三,控制权僵化的问题。三分之二的法人股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流通,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特别是其国企母公司,对上市公司具有不可动摇的控制权。

某个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运用不当,企业经营必然出问题,企业生产力将下降,利润减少,股价下跌。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当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因为经营不善而跌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时,一些策略性投资者就可以介入,大量收购该公司的股票,或以收购兼并的形式,成为控股股东,并撤换管理层、更改经营方式、提高生产力及业绩。

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制度完全限制了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有能力的大股东无法替代无能的大股东,企业也就无法在市场压力下通过优胜劣汰而有系统地扭亏为盈,持有烂股的小股东也就无法借收购兼并来翻身,日久天长,股市也就失去活力而一蹶不振。

可见,控制权僵化是中国上市企业及证券市场最大的制度瓶颈,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消除这一瓶颈的必要条件。

但是,仅有股权分置改革并不足以造就一个成熟的企业控制权市场,来提升上市企业股东及管理层的素质及企业的生产力与业绩。股权分置改革还必须有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特别是国有企业股东市场及管理者市场的改革。只有当上市企业的控制权有可能从无能的股东转移到能干的股东时,中国证券市场持久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而这就是股改的意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