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包拯是怎么死的(包拯死因真相大白)

2023-02-23 大全 328 作者:考证青年

包青天是怎么死的?

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数日后,旋即因患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扩展资料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183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

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包公案》(《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包拯

包拯怎么死的

包拯是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包拯出身于庐阳一个官宦家庭。二十八岁考上进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但包拯是个孝子,他信守圣人“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直到三十六岁时父母亡故后才正式出任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知县。在知县任上,他断了一个奇案,声名远播。三十八岁升任知州,清明廉洁,受到上司重视和世人称赞,之后,便开始朝廷重臣的政治生涯。

包拯是怎么死的?

包拯是病死的,包拯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1059年,担任三司使的张方平由于买了当地土豪的财产,被包拯上奏将他弹劾免官,后来由宋祁接任三司使。包拯又弹劾宋祁,宋祁被罢免以后,就由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时担任三司使。

对此,欧阳修说:包拯弹劾两任三司使的处罚已经很重了,可是包拯又贪图肥缺来担任三司使,是不是太过分了。包拯听说了以后就待在家里,不去担任三司使,宋仁宗知道了以后不允许包拯这么做。

1061年三月,包拯升任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而后宋仁宗又把包拯升为拜枢密副使。调任礼部侍郎,但是包拯拒不接受。

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工作的时候,突然得病。 到了7月3日,包拯病情严重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扩展资料: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此人在民间的名气非常的大,因为他敢于替百姓申不平,而且不畏强权,也从来不会去想方设法的依附权贵,因此百姓都称其为青天大老爷。

有什么事,都会专门去找他,只要是正确的,包拯就会竭尽所能的去帮助他。在他过世之后,百姓将其地位捧的更高了,当做神明一样崇拜,都说他是奎星转世,专门为了百姓做主的。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对他的传说有很多,关于其形象问题非常有趣,都说他整日都是个黑脸形象。现在的历史剧中,扮演包拯的一般都是黑面,而且额头还会有个月亮。

包拯铡人用的工具,为其可是树立了不少敌人,百姓们都爱戴他,可是他这样一来,得罪的可就全部都是权贵了。

他在世的时候,没人敢做什么,因为其太得民心,没人会去触霉头,但是他过世了之后,可就不一样了,古人报复手段可是很多的,即使死了,他也会给掘出来,鞭尸之类的。

包拯深知这一点,他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历史上包拯出殡那天,二十一棺材,同时从各个城门中抬出,人们都摸不清头脑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就是避免仇人在其死后找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金国灭了被杀之后,皇帝专门派人去修缮了包拯所有的墓,因为不知道是哪一个,只能全部修。

包拯下葬之后,还发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盗墓贼看到这个情况,直接定下一条规矩,也算是盗墓行业的忌讳,那就是不盗关公墓,不盗包拯墓。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