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元曲有哪些(元曲有哪些诗人)

2023-03-13 大全 53 作者:考证青年

元曲有哪些?

墙头马上》白朴

《阳春曲·题情》白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古代元曲有哪些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而成 1 马志远[越调]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极短.却描绘了一副绝妙的秋景图.

请看:干枯的藤蔓缠绕着枝桠纵横的老树.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梢头,一股潺潺的流水从小桥下流过.桥边一座茅屋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只有它才说明这里有人迹.给这死一般寂静的一切增添了几分活气.一条灰黄色的乡村古道蜿蜒伸向远方.这深秋时节的冷飕飕寒风一阵紧过一阵.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断肠人"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夕阳已西下.余辉即将消尽.漫长的黑夜即将降临.眼前的一天又过去了.可是.远离故土.流落天涯的游子啊.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

古人论诗.极重诗情画意.例如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手法高妙意境深远.马志远是一位善于写景抒情的能手.这首小令所描绘的游子秋行图.色彩鲜明.感情真切.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景托景.情寓于景.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志远写情景.确实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堪称妙合无垠.拿小令的前三句来说.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九种事物.每种事物都是一景.每样景都有自己的特点.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桥是小的.道是古的.马是瘦的等等.表面上这些景物似乎是孤立的.实际上却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秋色图.都是这幅图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动静来分.藤.树.桥.家.道.是静的,鸦.水.风.马.是动的.它们互相映衬.十分和谐.从画面上看.每句中三种事物为一组.共三组.三组画面相映成趣.

更为妙绝的是.这些看似单纯的写景.即所谓的景语.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情语.一方面.寓情于景,另一方面.又赋于景以感情色彩.使静景变成动景.死景变成活景.[枯".[老".[昏".[瘦"等字的使用.就像一枝枝彩色画笔.给景物涂上了厚厚的一层秋色.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感情.这说明马志远的确是一位[神于诗者".王夫之说[情中景尤难曲写".尽管难.这首小令也做到了.[断肠人在天涯".就不仅表现了流落天涯的游子悲苦到极点的感情.而且也是一幅[断肠人"沦落天涯的生动图景.这不就是难以曲写的[情中景吗"?

如前所述.小令的前三句写景.其特点是景多.景明.画面中弥漫着深秋悲凉之气.但是.如果没有末句描写天涯沦落人的[断肠".则仍不过是一种无甚深意的静物素描.感情的色彩也不会更浓烈.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把前三句写景和末句写人结合起来.使笔下的景物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人的感情的触发物.当然.如果没有前三句写景.只有末句写人.那人的活动也就失去了典型环境.[断肠人"之所以[断肠".也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总之.末句写人.使前三句写景有了中心.增强了感情色彩,前三句写景.则为末三句写人提供了典型环境.更加衬托出[断肠人"沦落天涯的悲苦凄楚.

第二.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犹如画家之写山水.作者不是浓墨泼洒.而是淡墨勾画.寥寥几笔.一幅色彩鲜明.构思新颖的秋色图即跃然纸上.尤其使人称绝的是.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用的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好像古代著名的建筑物--北京天坛斋宫的无梁殿.殿内无梁.但却巍然耸立.精巧无比.这种奇妙的用词法.实在是古所罕见.其用字的简练.达到了不能再加增减的程度.

第三.善于映衬.一种是色调上的映衬.[夕阳西下"与[枯藤老树昏鸦".一面是落日余辉的明亮.一面是深秋晚景的暗淡,一面是落日给枯藤老树昏鸦的淡金.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又减弱了落日的余辉.就这样.作者把明和暗这一对矛盾的色调.统一于深秋晚景的画图之中.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既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增强了画面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另一种是感情上的映衬.[小桥流水人家".衬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悲苦惆怅.暗示出[断肠人"之所以断肠的原因.并进一步想见其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样.就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悲凉气氛.还是它突破了只限于个人愁苦的圈子.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第四.清新俊逸.自然浑成.强人论去.无不推崇这首小令.国王维曾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并加评论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来.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所谓[天籁"本意是自然界的音响.用于诗歌创作.就是清新自然.不尚雕饰的意思.或者说.天籁就是天然.就是李白所说:[清水初芙蓉.天然出雕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被前人誉为[秋思之祖"的这首小令.以寥寥数笔二十八个字.就极其生动的描绘出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孤寂愁苦的感情.确实是一首去尽雕饰.天然自成的[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佳作.

2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散曲不可多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作品.

[峰峦如聚"两句.作者以开始就用[如聚"[如怒"的生动比喻.描绘出山河的雄伟壮丽.感情悲壮沉郁.风格豪放雄浑.那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就是历史的见证吗?那咆哮奔腾的河水.不就是人民痛苦的呼喊和反抗的怒吼吗?巍巍群峰.滚滚波涛.该凝聚着作者多少愤怒的感情.又能引起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多少联想!

[山河表里"一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潼关.据山临河.虎踞龙盘.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路.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卒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在这里化为尘土!走在这样的路上.作者的心情因该是怎样的呢?

[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昏君.在此滥施淫威.虐杀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就是作者[意踟蹰"的原因和内容吧!

[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犹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

[兴.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望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的一个十分精辟的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小令.虽是怀古.其实是为了写今.以古喻今.这是许多有见地而又不能直接抒发的古代作家所惯用的手法.作者站在这漫漫潼关路上所概括的人民受苦的历史事实.其实就是元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作者面对历史事实所发出的深沉感慨.其实就是对元代社会现实黑暗的愤慨.对元代人民群众苦难的同情.作者以饱含着血泪的语言.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永远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这不但是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厉谴责.而且更是对元代人民奋起反抗的一种激励.曲中没有一句提到元代的社会现实.担又句句包含着元代的社会现实.这就是作者用意高妙之处.也是这首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这首小令.篇幅笑.容量大.从结构上看.全曲可分为三层.开头三句是第一层.写潼关的地势,中间四句是第二层.写潼关怀古,末两句是第三层.写潼关怀古所得出的结论.三层意思.象是一条锁链上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写法上看.全曲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而其中又以议史为中心.描写生动.抒情沉郁.议论深刻.作者写潼关怀古.起笔在潼关的景象上.落笔却在怀古上.收笔更在由怀古引出的历史结论上.作者写山.河.关.路.西都.秦宫汉阙.最后才点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主题.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篇末点题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在于:它的主题不是外加的.架空的.而是从写景抒情中自然得出的.是真实可信的.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主题则是从前面的描写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总之.全曲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诗句开头.感情有如千尺瀑布.飞流而下.汇成一股洪流.顺着这股感情的洪流.作者一笔掀起一个浪头.一浪紧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直至最后以饱含激情的警句结束.感情的大波虽然过去了.但其余波仍然在人们的心海中久久不能平息.全去自始至终.感情深沉.强烈.捧而读之.令人声泪俱下.感慨无限

中国的元曲作品有哪些?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元曲有哪些

《墙头马上》白朴

《阳春曲·题情》白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仅供参考

有哪些元曲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相对于艳丽的词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与曲是孪生兄弟,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

阳春曲·题情

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兴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妆呆。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窦娥冤

(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

为哪桩?……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想窦娥遭了这不白冤枉,家有银钱尽花光,哪有余钱来奉上?望求妈妈你、你、你行善良。

(唱二黄慢板)未开言思往事心中调张,禁大娘你容我表叙衷肠。实可恨张驴儿良心昧丧,买羊肚要害婆婆一命身亡。害人者反害已徒劳妄想,他的母吃羊肚篓时断肠。狗奸碱仗男子出言无状,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不招认实难受无情梭棒,无情拌棒,为此事替婆婆认罪承当。

(唱二黄导板)一口饭噎得我险些命丧,(接唱散板)谢上苍恩赐我重见老娘。(唱快三眼)老婆婆你不必宽心话讲,媳妇我顿刻间命丧云阳:永不能奉甘旨承欢堂上,永不能与婆婆熬药煎汤;心儿内实难舍父母思养,要相逢除非是大梦一场。

(唱反二黄慢板)没来由遭刑宪受此魔难,看起来老天爷不辨愚贤;良善家为什么遭此天谴?作恶的为什么反增寿年?法场上一个个泪流满面,都道说我窦娥死得可怜!服睁睁老严亲难得相见,重时间大炮响尸首不全。

(唱二黄散板)又听得法场外人声呐喊,都道说我窦娥冤枉可怜!虽然是天地大无处申辩,我还要向苍穹诉

苦一番:……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赃官害得我负屈含冤;倘若是我死后灵应不显,怎见得此时我怨气冲天[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四下里望旗杆人人得见,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选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曲包括有哪些东西?

元曲包括有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

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

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

简介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

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