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三国吴国(三国吴国地图)

2023-04-03 大全 97 作者:考证青年

三国吴国人物

三国吴国人物有:

1、孙权:即吴大帝,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吴国建立人。

2、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3、吕蒙:字子明,汝南富坡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4、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5、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6、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7、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8、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9、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

10、诸葛谨: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三国时哪些地方属于吴国?

1、吴国(约前11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据史料吴国都初期在无锡梅里,但据考古材料吴国初期国都可能在江阴市境内,后期吴国迁都苏州。传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为了将他们的王位让给幼子王季出逃建立吴国。这个传说的准确性无可考证。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令伍子胥自杀,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秦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2、吴国(222年~280年)是3世纪时孙权建立的政权。史称孙吴或东吴。首都建业(今南京)。孙权,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其父孙坚被荆州军阀刘表所杀,孙权及其兄孙策借江淮军阀袁绍的兵力进入江南,并且自立。孙吴对江南开发卓有贡献,孙吴时江南州郡大为增加,同海外诸国联系也大为密切。

3、吴国(902~937)是五代时十国之一。淮西(今属安徽)杨行密所建,号杨吴。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吴天祚三年(937)为南唐所灭。吴共历4主,36年。起初杨吴仅有淮南(江淮之间的地区),后占有江西。

三国时期吴国的简介

1、吴国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

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2、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详细介绍:

春秋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期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远在3200年前殷商末期,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建周国于陕西西岐邑,晚年欲传位于少子季历(其子昌为周文王)。

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主动让贤,南迁荆蛮之地梅里(江苏无锡梅村镇),建国勾吴传位25代君主至夫差亡国共计约650年。据考证,当时吴地已逐步使用青铜铸造的农具和耕牛,大力种植桑麻和缫丝织帛,推动着江南文明的大发展,国力增强疆域扩大。吴国后建都姑苏苏州。

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季札通习中原礼乐,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一段邗沟,诞生《孙子兵法》,发明兵器吴钩,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献美女西施迷住夫差后,终于复仇吞并了吴国,勾吴后人不忘国耻名以国姓,乃有吴氏。

虽然大多吴地成了司马迁笔下的“吴墟”,但吴氏子孙共奉吴祖谦让开拓创新精神,奋发有为英才辈出,吴氏后裔已近三四千万之众,遍居全国及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都有谁?

孙坚(追尊)、孙权、孙亮、孙休、孙晧。

1、孙坚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之吴国的奠基人。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

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2、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3、孙亮

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吴大帝孙权第七子,母潘皇后。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建兴元年(252年),十岁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十五岁亲政,但一年后(258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

4、孙休

孙休(235年—264年),即吴景帝(258—264年在位),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5、孙晧

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但孙皓的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朝感到惶怖 。

扩展资料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自春秋战国以来,孙姓发生了几次大的迁徙,其特点是自北而南,甚至出现了跨海域、跨国度的迁徙。根据《史记》记载,文中没有提到过“孙书(陈书、田书)”的名字。《左传·昭公十九年》当中分两处提到了“孙书”和“子占”。

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东迁齐国,齐国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

秦汉以后,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皓

三国时期吴国现在哪里

三国时期吴国包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黄初三年(222年)十月,临江拒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和曹魏、蜀汉三足鼎立。黄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改年号为黄龙。九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