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容灾备份技术有哪些(容灾备份体系有哪些)

2023-04-21 大全 129 作者:考证青年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容灾备份技术以及容灾备份系统相应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别忘了收藏这个站点。

目前有哪些容灾备份技术?

传统的灾难恢复备份方案大多基于远程复制技术。远程复制是指使用复制技术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将数据存储在远程灾难恢复中心。实现这一点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主机对软件或硬件的远程拷贝。2.使用存储本身的复制软件。3.使用数据库软件产品。远程复制可以实现数据级容灾,但一旦发生灾难,业务连续性无法保证。此外,一旦数据库出现逻辑错误或人为错误,远程复制无法修复数据错误,也无法找回误删的数据,更谈不上完全恢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2011年,全球存储 *** 行业协会SNIA发布了CDP连续数据保护技术的研究文件,打破了灾难恢复和备份领域的传统格局。国内唯一符合SNIA对CDP定义的产品是合力内存优秀的容灾备份软件。以CDP连续数据保护技术为核心,在远程桌面或服务器上构建文件、数据库和应用的全需求平台,既能防止数据丢失和修复数据错误,又能保证业务连续性,充分满足不同的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需求。

IT系统的灾难恢复技术主要有哪些类型?

1.基于主机的远程容灾

基于主机的远程容灾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复制软件或应用程序提供的数据复制/容灾工具(如数据库相关工具)将远程备用服务器与TCP/IP *** 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数据复制。

2.异地存储容灾

顾名思义,基于存储系统的远程容灾是基于存储系统(磁盘阵列,NAS)。通过存储系统内置的固件或操作系统,通过IP *** 或DWDM、光纤通道等传输接口,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将数据复制到远端。著名的基于存储系统的远程容灾方案有SRDF、、PPRC等。

3.虚拟化灾难恢复模式

虚拟化容灾模式是一种基于 *** 存储的远程容灾架构,在前端应用服务器和后端存储系统之间的存储区域 *** (SAN)上增加一层存储网关。这个网关和我们知道的 *** 网关不一样。以虚拟存储的代表技术飞康软件公司为例。它结合了的专用管理器,前端连接服务器主机,后端连接存储设备。它的作用就像是存储 *** 中的交警,所有的I/O,当然还有现在的边带控制模式,监控和分流IO流量,实现异地数据复制。

容灾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说到容灾,首先要了解“数据备份”这个概念,因为现在很多人经常把备份和容灾放在一起,其实是两个概念。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容灾的目标是在发生灾难时,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所以实际上容灾系统和备份系统是独立的。容灾备份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和* * *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件错误、病毒进入等“软”灾难,以及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硬”灾难。根据国际标准,容灾方案可分为以下七个级别:0级:无例外备份。0级灾难恢复方案意味着只在本地备份数据,没有灾难恢复计划。如果发生本地灾难,所有本地备份数据都将丢失,业务也无法恢复。一级:异地备份本地数据,然后将备份介质发送到异地存储。没有远程灾难恢复备份中心,也没有灾难恢复计划。二级:在满足一级要求的基础上,对热备份站点的备份制定相应的容灾方案,异地有热备份站点。灾难发生后,业务会按照既定的计划快速恢复,数据恢复可能会导致数天甚至数周的数据丢失。三级:在线数据恢复:通过网关进行数据备份和远程存储,制定容灾计划,建立异地容灾中心,配备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和 *** 通信系统。通过 *** 切换,实现数据恢复。第四级:在第三级的基础上,使用备份软件将计划好的数据备份自动定期备份到异地,并制定相应的容灾计划。发生灾难时,利用备份中心现有资源,异地备份数据,恢复关键业务系统运行。部分数据会丢失,业务恢复时间会达到数天或数小时。第五级:实时数据备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案,因为它不仅可以保证当前事务不会受到影响,还可以将事务产生的数据实时拷贝到异地。6级:零数据丢失要求远程实时备份,零数据丢失;备份中心具有与生产中心相同的处理能力,可以实现实时无缝的业务切换,即业务接管。近年来,基于CDP连续数据保护技术的容灾备份方案受到了关注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医疗和超市行业的好评。真正的CDP技术供应商和力基易深受客户好评。有兴趣可以去网上了解一下。成功接管业务,保证连续性,防止数据丢失的案例很多。

灾难恢复备份的关键技术

灾难恢复备份系统的建立会涉及到很多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互联技术、快照技术等。本文重点介绍远程镜像、快照和互连技术。

1.远程镜像技术

主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采用远程镜像技术。镜像是一种信息存储过程,它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生成相同数据的镜像视图。一个称为主镜像系统,另一个称为从镜像系统。根据主从镜像存储系统的位置,可以分为本地镜像和远程镜像。远程镜像又称远程复制,是容灾备份的核心技术,也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实现容灾的基础。根据请求镜像的主机是否需要远程镜像站点的确认信息,远程镜像可以分为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同步远程镜像( )是指通过远程镜像软件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将本地数据复制到不同的地方,每个本地I/O事务都需要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确认信息才被释放。同步镜像使副本总是与本地计算机需要复制的内容相匹配。当主站点出现故障时,在用户的应用程序切换到备份备用站点后,镜像的远程拷贝可以确保业务继续进行,而不会丢失数据。但是,它的缺点是往返传播造成的延迟较长,并且仅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使用。异步远程镜像(异步复制技术)确保本地存储系统的基本操作在更新远程存储视图之前完成,并确保本地存储系统向请求镜像的主机提供I/O操作完成确认信息。远程数据复制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对本地系统性能影响小,传输距离远(可达1000公里以上),对 *** 带宽要求低。但是,很多来自存储子系统的远程写入并没有得到确认,当某些因素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延迟复制(后台日志区本地数据复制)的技术,即在保证本地数据完好无损后进行远程数据更新。

2.快照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往往结合快照技术实现远程备份,即通过镜像将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再通过快照技术将远程存储系统中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磁带库和光盘库。快照是通过软件快速扫描待备份磁盘子系统的数据,建立待备份数据的快照逻辑单元号LUN和快照缓存。在快速扫描期间,要在备份过程中修改的数据块会同时快速拷贝到快照缓存中。快照LUN是指向快照缓存和磁盘子系统中不变数据块的一组指针(在备份期间)。在正常业务的同时,使用快照LUN实现原始数据的完整备份。使用户能够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情况下,实时提取当前在线业务数据(主要是容灾备份系统)。其“备份窗口”接近于零,可以大大增加系统业务的连续性,保证系统真正的7×24运行。快照是利用内存作为缓冲区(快照缓存)存储在系统盘上的实时数据映像,存在缓冲区调度的问题。

3.互联技术

早期,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主要基于SAN的远程复制(镜像),即通过光纤通道FC连接两个SAN进行远程镜像(复制)。当灾难发生时,备份数据中心取代主数据中心,保证系统的连续性。这种远程容灾备份方式存在实施成本高、设备互操作性差、地理距离短(10公里)等缺陷,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目前,基于IP 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很多。他们使用基于IP的SAN互连协议,通过现有的TCP/IP *** 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远程复制到备份中心SAN。当备份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以使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这种基于IP的SAN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发展前景广阔。基于IP的互联协议包括:FCIP、iFCP、、iSCSI等。

容灾备份的容灾分类

根据系统的保护程度,容灾系统可以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远程数据系统,该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实时副本。

所谓数据容灾,是指建立远程数据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可用副本。当本地数据和整个应用系统发生灾难时,系统会在不同的地方保存至少一个可用的关键业务数据。该数据可以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完整实时副本,也可以稍微滞后于本地数据,但必须可用。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备份和数据复制。数据容灾技术又称远程数据复制技术,根据其技术模式(不同厂商的技术术语可能不同)可分为同步传输模式和异步传输模式,另外还有一种类似的“半同步”模式。半同步传输模式与同步传输模式基本相同,但当读取占I/O比重较大时,与同步传输模式相比,I/O速度可以略有提高。根据容灾的距离,数据容灾可以分为远程数据容灾和近程数据容灾。接下来,主要按照同步传输模式和异步传输模式讨论了数据容灾,并相应涉及和分析了远程容灾和近程容灾的概念。

所谓应用容灾,就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相当于异地本地生产系统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互相备份)。一旦发生灾难,远程系统将迅速接管业务运营。数据容灾是抵御灾难的保障,应用容灾是容灾系统建设的目标。建立这样的系统是相对复杂的。它不仅需要可用的数据副本,还需要包括 *** 、主机、应用程序甚至IP在内的资源,以及它们之间的良好协调。主要技术包括负载均衡和集群技术。数据容灾是应用容灾的基础,应用容灾是数据容灾的目标。在选择容灾系统结构时,还应建立多层次的广域网故障转移机制。本地高可用系统是指多台服务器同时运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情况,因此需要保证在任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不会被中断,应用程序和系统要能够快速切换到其他服务器,即本地系统集群和热备份。在远程容灾系统中,要实现完整的应用容灾,不仅需要包含本地系统安全机制和远程数据复制机制,还需要具备广域网中的远程故障切换和故障诊断能力。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故障,系统要有强大的故障诊断和切换策略制定机制,保证快速反应和快速业务接管。事实上,广域网和本地系统的高可用性应该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多级故障切换和恢复机制,保证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集群系统是在冗余的正常可用系统的基础上运行高可靠性软件而形成的。采用高可靠性软件自动检测系统运行状态,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将设置的服务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当运行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不可用时,备份服务器自动接管运行服务器的工作,无需重启系统。当正在运行的服务器恢复正常时,服务会根据用户的设置自动或手动切换到正在运行的服务。备份服务器不仅可以在运行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接管其服务,还可以执行其他应用程序。因此,一台配置良好的主机可以同时作为一项服务的运行服务器和另一项服务的备份服务器,即两台服务器互为备份。一台主机可以运行多项服务,也可以作为多项服务的备份服务器。

数据容灾系统,对于IT来说,就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对各种灾难的环境。当计算机系统遭受火灾、洪水、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停电、 *** /通信故障、硬件/软件错误、人为操作失误等人为灾难时,容灾系统会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数据容灾),甚至更完善的容灾系统也能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应用容灾)。可以说,容灾系统是更高级别的数据存储和备份。

什么是容灾,容灾的指标是什么?常见的灾难恢复技术有哪些?

容灾:当灾难发生时,生存系统的业务会在保证生产系统数据尽可能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不间断运行。

容灾系统是指在偏远地方建立两套或两套以上功能相同的IT系统,可以监控健康状态,并在它们之间进行功能切换。当一个系统因意外事故(如火灾、地震)而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个地方,使系统功能继续正常工作。

指示器:

1.RPO(恢复点目标):即数据恢复点目标,主要指业务系统可以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2.RTO( Time ):即恢复时间目标,主要指业务可以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即业务系统从灾难发生到恢复服务功能的最短时间段。

技术:容灾备份系统的建立会涉及到很多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互联技术、快照技术等等。

扩展数据

根据容灾系统对应用系统的保护程度,可分为数据级容灾、应用级容灾和业务级容灾。数据级灾难恢复只是将数据从生产中心复制到灾难恢复中心。当生产中心出现故障时,只能接管存储系统或恢复数据。

容灾中心的数据可以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完整拷贝(一般在同一城市),也可以稍微落后于生产数据,但必须可用(一般在异地)。

但是,不同的数据通常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手工补上,比如操作记录和日志。基于数据容灾的业务恢复较慢,通常RTO在24小时以上,但这种级别容灾系统的运维成本较低。

应用级容灾是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应用可用性,保证业务快速恢复。这就要求容灾系统的应用不能改变原有的业务处理逻辑,是生产中心系统的基本拷贝。

因此,容灾中心需要建立一个相当于本地生产的备份环境,包括主机、 *** 、应用、IP等资源。当生产系统发生灾难时,远程系统可以提供完全可用的生产环境。应用级容灾的RTO通常在12小时以内,技术复杂度高,运维成本高。

业务级容灾是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同时处理业务请求的一种容灾方式,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可用。这样,业务恢复流程高度自动化,RTO可在30分钟内实现。

但这种容灾项目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从应用层对系统进行改造,比较适合流程固定的简单业务系统。这种容灾系统的运维成本更高。

百度百科-容灾

灾难恢复备份技术的介绍到此为止。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别忘了在这个网站上搜索关于灾难恢复备份系统和灾难恢复备份技术的更多信息。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