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陷入年年治年年涝怪圈 城市内涝顽疾该如何根治

2022-06-14 大全 143 作者:考证青年

城市内涝这个慢性病有没有办法治好

部分城市区域性暴雨洪涝较常年重,部分城市“洪涝夹杂”

● 近期,我国经历了大雨量大、局地特大暴雨,部分中小河流洪水频发、反复,区域性大暴雨洪涝较常年重。 , 混合洪水和洪水的特征"

● 目前,整个内涝防治体系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缺乏现代内涝防治体系。手段也缺匹配

● 城市内涝治理要因地制宜。老城区要结合城市更新,开展城市管道改造、LID建设、雨污分流;新城区要创新规划管控。根据城市水文原理,全面评估内涝风险,预留排水渠道

□本报记者赵丽

□实习生贾杰

近期,应急管理部多次发布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均提及防治城乡内涝。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22日,自6月1日主汛期以来,江西等27个省(区、市)受洪涝灾害4.552.3万人次,安徽、湖北、湖南。受灾142人遇难或失踪,3.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160.5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城市内涝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

最近,我国遭遇大暴雨,水量大。当地发生了极端暴雨。部分中小河流洪涝频发、反复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涝多发。据全国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晓涛介绍,今年部分城市已呈现“汛汛、汛汛”的特点。 , 和混合洪水”。

其实,老城区因暴雨成为内涝重灾区,这并不新鲜。广场变成大海,街道变成河流;公交车被困,车没有顶棚;井盖被冲走,下水道成了陷阱……

如何走出“年年治涝”的恶性循环?城市内涝慢性病如何治愈?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应因地制宜,结合老城区与城市更新,开展城市管道改造、LID措施建设、雨污分流等。 文理,充分评估内涝风险,为洪水留出渠道和空间。针对特大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需要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增强城市抗灾能力。

平均每年有 100 个城市被洪水淹没

今年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

从2012年北京“7月21日”特大暴雨到2013年7月辽宁、沉阳、阜新等多地城市暴雨,城市内涝严重;紧接着2014年7月,安徽合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致使长江东大街和东一环下的桥梁被严重淹水,数十辆汽车被困……

根据水利部历年《中国洪涝灾害统计公报》数据,2006年至2017年,平均有157个县级以上城市发生洪涝内涝;年际差异较大,2010年、2013年等最高年份有258个城市和243个城市出现内涝,2007年和2017年等最低年份分别有109个和104个城市出现内涝。

以2017年为例,在灾害程度较轻时,全市内涝影响人数仍达21人8.7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人5. 68 亿。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上述水利部计算的内涝城市数据仅针对内涝,是指河流洪水进入市区或降雨造成严重内涝并造成经济损失或造成经济损失的城市。人员伤亡,而一般城市内涝如无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不明确,不计入统计,多灾只统计一次。

今年城市内涝形势依然严峻。

6月以来,湖北省已发生5次区域性强降雨事件。恩施、宜昌、荆门、皇岗、襄阳等地多次遭受暴雨袭击,造成特大暴雨、洪涝、城市内涝等灾害。

在重庆,6月以来,经历了多轮大范围强降雨,多条穿城河流超警戒水位、超保障水位。加之重庆独特的立体城市形态,沿江部分低洼地段的水无法排入河道,内涝严重。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城市内涝中,城市老城区内涝较为严重。例如,受6月29日大雨影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一路一老小区内涝严重,水深齐腰,小区内多名老人被困。

尽管如此,新城区也未能幸免。据媒体报道,桂林市燕山区是近年来多所高校刚刚在此开发新校区的大学园区,几乎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

中国生态城研究院城市水务所副所长吴俊良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南方的洪涝灾害是由极端天气造成的流域灾害。天气,导致城市内涝。当流域灾害发生时,城市必须防灾减灾,新城区要充分评估内涝风险,避免灾害发生。”

设计和施工标准低

排水防涝不足

暴雨让现代城市变得脆弱无助。频繁的内涝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城市的地下管廊。

程晓涛曾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先地上后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排水系统负债太多,一旦遇到大雨等,极端天气很容易导致城市内涝。

程晓涛认为,目前整个内涝防治体系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缺乏现代化的内涝防治体系。也缺乏综合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盛光耀在文章中写道,“重上轻下”的建设方式导致城市建设能力低下。城市排水防涝。城市排水管网等地下设施因造价高、隐蔽性高而未得到足够重视,直接表现为排水防涝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设计和施工标准不高,导致建设滞后城市排水和防涝能力。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在吴俊良看来,造成城市内涝问题的因素很多。 “管道设计、前期规划、极端天气等原因有很多,这段时间很多地方被淹,而且这些地方建在过洪道和低洼地带,就是没有排洪设施“在城市规划中。很多城市把原来的小河、水塘等河道填满盖房。洪水来了,无处可去,内涝就发生了。”

盛光耀还提到了排水管网的问题,指出“设计标准滞后,旧管网改造难度大”。他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相对落后,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制定缺乏前瞻性,城市内涝防治工作持续滞后。同时,由于资金投入问题,以往大部分地方排水设施的实际建设标准都是按照下限执行。根据新标准,原有排水管网大部分需要改造,地下设施的特点使得旧管网升级难度加大。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全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为68.3万公里,人均约为1. 37米,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10.31km/km2。早在2002年,美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就达到150万公里,人均管道长度超过4米,平均城市排水管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公里。 2004年日本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为35万公里,人均管道长度为2.74米。排水管的密度一般为每平方公里20-30公里,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每平方公里50公里。

“中国很多地方的排水标准偏低。一些城市达到‘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的标准,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排水标准是‘十至十五年一次’。”中国城镇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沉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在我国一些地方,他们早就愿意打造看得见的“地面形象”,而忽略了“隐蔽工程”。 “投资大,收效慢。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城市防汛防涝的需要。

海绵城市不是良药

治水漫漫长路

城市内涝综合防治刻不容缓。

“目前,国家正在开展城市更新的相关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吴军良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刚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居住区改造的指导意见》。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城市内涝防治应有成效。

吴俊良认为,目前普遍提倡的生态规划理念是在城市水文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明确不同淹没区土地利用的防洪标准,既充分保证了泄洪需求,但也提高了该地区的整体复原力。因此,解决城市内涝,不能总是把重点放在管道问题上,必须跟上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

在程小涛看来,城市内涝治理问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是一场持久战,不是速战速决的,也不是高成本的防灾投入可以速战速决逆转。 “世界经验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达到70%以上才会进入相对均衡状态。因此,未来我国城市内涝压力会加大。”

纵然前路漫漫,当内涝临近夏季时,治内涝问题势在必行。

媒体调查发现,部分试点“海绵城市”局部内涝相对减少,但“从城市看海”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引发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又称“水弹性城市”。

程晓涛曾指出,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开始后,有关方面发现排水系统改造难度很大。比如地下不仅有排水管,还有给水管、供电线、网线等。地下没有那么多空间,“海绵城市”建设的想法应运而生——通过城市雨水调节池和下沉绿地,地表径流被保留,地下管线无需改造,但这种城市建设指标不足以应对持续的强降雨,实践证明并不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国际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工程实践交流协会秘书长张迎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就低密度城市地区而言,“海绵城市”基于源头减排的理念有足够的空间广泛实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就高密度城市而言,“海绵城市”建设可实施的空间有限,作用有限。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万能的,老城区的内涝问题要根据内涝的原因来判断。即使‘海绵城市’能解决内涝问题,短期内全国这么多老城区是不可能的,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吴军良说。

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增强抗灾能力

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老城区目前的内涝问题,是否有必要提高城市排水标准成为不少市民关心的热点。行业。

张英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很难做出准确预测。如果城市老城区的排水防涝系统根据极端天气进行规划建设,一方面成本过高,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和沉重的债务负担政府;另一方面,建成后的相关设施可能面临长期闲置的局面,再次造成资源浪费。

吴俊良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的排水标准过低,确实需要改进,应该在以后的更新中改进。

“在正常降雨条件下,原有管道设计无法满足城市排水要求,导致内涝。此时,需要提高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标准,局部改善必须结合区域整体情况。排水标准,其他地区的标准没有提高,原来的地方可能会解决内涝问题,但没有提高标准的地方可能会成为新的泛滥点。也有一些老城区由于外江的支撑而造成内涝。 ,如果只提高标准而不解决整个区域系统的排水问题,那是没有用的。南方部分城市地下水位较高。如果旧管损坏,地下水进入管内,也是区域内涝的诱因。”吴军良说,“因此,老城区内涝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提高标准。”

吴俊良认为,老城区要结合城市更新,开展城市管道改造、LID措施建设、雨污分流等;新城区要创新规划治理,根据城市水文原理充分评估内涝风险,为洪水留出通道和空间。

此外,吴军良指出,针对特大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要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增强城市抗灾能力。具体应从自然生态保护、社会管理和工程三个方面协同工作。

“自然生态保护就是尽可能保护自然排水通道。根据城市水文原理,构建区域水生态框架,保护河流、湖泊、池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建设;社会管理要进行系统化管理,发展智慧雨洪管理模式,包括防灾减灾、洪水预警、灾后快速重建等。吴俊良进一步解释。

在吴俊良看来,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城市管理的重要方向,需要建立基础设施内涝灾害风险评估与检测体系,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当前形势下,要对全区城市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和排查,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至少要根据流域进行,查明原因。”内涝,解决区域性洪涝内涝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