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为什么美国互联网没有“运营”岗?

2022-06-20 大全 190 作者:考证青年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公众号三课(),作者:黄有灿、孙勤颖。经钛媒体授权转载。

大约2个月前,一位刚从硅谷知名互联网公司回国的朋友通过朋友的介绍专程来找我。他之前曾在硅谷担任过两个职位,产品经理和增长。

而且他要找我的原因也很有意思——他发现回国后到处都能听到人在说“运营”,但网上基本没有“运营”这回事在美国有明确的立场,所以他很困惑,想和我谈谈什么是操作?

说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真的很有趣。自互联网成立以来,中国互联网上的很多东西,从商业模式到产品形态,都在模仿和借鉴美国互联网。

但是,只有“运营”这个职位在中国极受欢迎,从业人数大约是产品经理的3-4倍。在美国,运营岗位非常少,一般只有电商公司会设立少量与“运营”相关的岗位,其中只有少数几个岗位被称为“运营”。

因此,运营这类作品似乎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原创”。

因此,我与上述朋友进行了 3 小时的深入交谈。

通过这次谈话以及本文作者之一孙勤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也让我们了解了中美互联网行业的差异,以及为什么在美国几乎不存在运营职位。 ,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在这里,我们想与您分享一些想法。

一个

一直以来,运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甚至很多从事运营的人都无法清楚地描述什么是互联网运营

因此,可能有必要先统一我们的认知。

在《运营之光》一书中,有一个“什么是运营”的总结,里面提到:运营,本质上是帮助建立更好的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需要使用的所有干预措施。

体现在具体的工作方向上,运营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吸引新人、吸引流量、转化,二是用户管理和维护。

这个定义被业界普遍接受,理论上也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但是,与国内将这部分工作归类为“运营”岗位的岗位类别相比,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做法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吸人、吸人、转人的工作在美国更为常见。通过销售或广告完成,这两个部分的工作,在公司内部,往往由销售部或市场部承担。

用户维护和管理工作一般由用户体验部门承担,一些技术背景雄厚的公司往往会引入一批数据科学家和增长黑客,通过清晰的算法和模型来使用数据和技术。以手段为导向的方法系统地实现了用户增长。

近两年来,“社区运营”、“新媒体运营”等在国内极为火爆的工作内容,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等岗位的工作内容,大量存在于互联网公司中,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很少,即使有一些相关的工作,也大多由其他产品、研发、营销等团队承担。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二

我们可能需要充分了解一个极其重要的背景——中国互联网的丰富程度可能远超美国。

具体来说,美国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阶层相对更加稳定和单一,城市之间的地区差异较小,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都比较统一(比如美国学生每当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个人都点了一块披萨,不同的是披萨的味道可能不一样),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比较规范的方式解决大量用户的需求多领域的解决方案。

但是,中国不同。中国人口众多,社会形态更加多样化。用户属性和行为可能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再到乡镇和县城。差异化,更何况每个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爱好者也可以分离出很多个性化的需求。

就上述食物而言,中国有8大菜系。几乎每个省甚至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基本上,当你去一个新地方时,你可以每周 7 天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 每顿饭每天都不一样。这种状态造就了中国用户需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让中国互联网变得更加丰富。在同一种需求下,几十种产品可能同时并存——这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看到的。到了。

例如。 2007年,淘宝年销售额突破400亿,谁也没想到,刚刚更名京东的京东,能成为今天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而这一年,当人们认为阿里和京东的电商巨头地位不可动摇时,拼多多作为黑马再次突围。淘宝注重产品的全面性,京东注重自营产品和物流速度,拼多多注重物美价廉。这三个用户组很好地诠释了针对相同需求的用户分层。

除了这三者之外,其他电子商务互联网公司还在不断涌现。聚美优品、小红书、网易考拉、蘑菇街是专注于女性时尚购物和海外购物的公司,苏宁易购和国美专注于电器,微店专注于微信直购,寺库和国美专注于专注于奢侈品。唯品会,哇,哇,哇。

在美国,除了各大零售商的APP(等)和各种网红委托的美妆时尚电商之外,可能只有一个知名电商网站:亚马逊。 .

为什么美国互联网没有“运营”岗?

小米应用商店前36名购物应用,整个小米商店超过2000个购物应用

三个

在中国,不仅一个大市场可以划分为多个层级,就连企业关注的用户也往往需要细分为多个层级。

以大众点评为例。大众点评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显然,这些类型的用户都有自己的使用逻辑,因此每种类型都应该区别对待。但更进一步,考虑到大众点评依赖于用户评论创建的社区,如何引导各类用户发表有价值的评论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情。

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基于用户类别的奖励机制,举办活动(例如,大众点评霸王餐将允许用户转发免费体验机会),召回不活跃用户等。而这种事情是机器很难处理算法。这需要大量的人工输入。

为什么这部分工作不属于 UX 或营销、销售等部门?

因为这些工作更像是用户体验和销售的混合功能,同时考虑到用户习惯和原型,以及促销和营销。仅从用户体验设计来看,很难完成用户的长期培养和消费路径的转变。而且很多运营主要是为了营造氛围,和最终的销量不一定有直接的转化关系。

在美国,产品很少有如此复杂的分层——美国幅员辽阔,人烟稀少,除了南北差异较大外,生活方式普遍较为一致。与中国的复杂分层相比,美国的情况更适合算法和模型的使用和增长黑客来实现用户留存和转化。

让我们和大众点评的标杆Yelp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为什么美国互联网没有“运营”岗?

美国大喊

为什么美国互联网没有“运营”岗?

公众意见

与大众点评相比,Yelp的首页可以说很简单:没有时尚生活社区的动态,没有各种活动横幅,没有视频,没有关注。

总的来说,Yelp 不具备多元化社区的属性,也不进行任何运营活动,而更像是一个查询附近店铺信息的工具。这样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单独设立运营部门意义不大。

但 Yelp 并非没有运营行动。我们会时不时收到来自 Yelp 的电子邮件(在美国,电子邮件是一种流行的促销方式),或者向我推荐周围的几家餐馆,或者询问我的口味,或者提醒我没有长期使用该软件,或发布官方公告。这些操作动作大多是在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则后,通过算法监控来驱动的。

大多数美国互联网公司可能也是这种情况。在工程师文化盛行的美国,如何紧紧抓住用户,建立深度联系,可能是机器而不是人的问题。

相比之下,大众点评的首页要丰富得多。从国内互联网的角度来看,这个主页充满了可以被干扰的“操作位”!

一个最简单的共识是:在一个业务中,越个性化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就越丰富、越复杂,这意味着你面临着更大的变数,更多的人需要关注这些变数,而靠标准化简单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大量用户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中国的互联网中,很多产品都需要不断地“运营”,哪怕只是网站每周的不同活动,或者不同用户的不同推送,这和美国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的应用和产品充满了“性冷淡”的风格。他们很少通过政府发起大量活动,也很少在页面上呈现大量可以刺激和诱导用户的元素。 ”的态度,看看亚马逊的购物页面与淘宝、天猫、京东的购物页面的对比,就能深刻感受到骨子里的不同。

四个

除了产品和需求的丰富之外,国内的互联网和美国还有一个显着的区别,那就是——劳动力丰富且便宜(与美国相比),尤其是在低劳动力方面-端人才,可以说是完全充裕甚至过剩。

这导致了,在中国,大量的增长、用户维护、管理工作,我们可能只是靠大量的人力叠加和大量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来解决。

结果你会看到,在国内“运营”工作的背景下,“社区运营”、“扫一扫”、“论坛发帖推广”、“线下推送”之类的东西很多。等。美国的工作很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依靠大量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完成,对执行者的要求不会很高。

另外,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也导致一些产品时不时兴起,独立形成庞大的流量生态,从最早的QQ、豆瓣、天涯,猫扑,还有今天的微博、知乎、微信。在美国,这样一个个人可以自由耕种和挖矿的庞大流量生态,除了Ins等社交软件之外,似乎很难见到。

此时,另一个有趣的差异也开始浮现——在美国,人们似乎对“规则”和秩序有着天生的尊重,在明确的规则面前,每个人都不会轻易进入敏感区域。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中,人们自然有愿望和能力不断冲击和挑战“规则”和“界限”,为自己谋取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会发现国内的互联网,以及各种流量生态系统的流量价值挖掘方式和挖掘能力,似乎一直都远远优于美国。

比如在微博+微信期间,出现了“九宫大促”、“抽奖转贴增粉”、“大互推加量”、“投票增粉”、“裂变”增加粉丝”。 、《微商三级分发》等在流量获取+流量变现的经典玩法上打了一些擦边球。

而且每一个玩法的背后,都有很多红利,可能还有一堆注意事项+工具可以挖掘出来。因此,在类似的领域,也聚集了很多“运营商”的时间和精力。

而上述所有的裂变、分发等在美国互联网上几乎闻所未闻——在美国,大家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手段+创意+常规广告来实现增长和流量变现.

五个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们可能需要在美国互联网上最受推崇的用户增长方式上花更多的篇幅——数据驱动的增长。

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增长方式在中国一直没有成为主流?

如果你关注互联网,你应该知道,在过去的 2-3 年里,一种叫做“增长黑客”的方法正在席卷互联网,并开始在中国获得巨大的普及。其背后的核心理念,正是依靠数据和技术手段来驱动增长。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在中国能够成功应用的案例还很少。至少,它绝对不受欢迎。

背后的核心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

你要知道,数据驱动增长背后的关键一定是你需要找到用户行为和增长之间的一些关系模型或线索。在一个企业中,用户行为越简单、越规范,就越容易找到这样的线索,像美图秀秀这样的App,它的成长必然与用户社交分享的便利性和质量有关。

但是,对于国内大部分产品,尤其是非工具类产品(非工具类产品在国内普遍非标度高),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非标性,需要寻找这样的型号和线索自然更难了。即使找到线索,也会面临受众是否匹配应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这导致了“数据驱动增长”的理想。在中国,可能只有用户体量足够大、能根据数据对用户进行清晰分类的产品才更有效、更高效。许多初创公司或早期产品可能比依靠数据更好地依靠人类行为和资源来提高效率。

根据专业社交平台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最热门职位人才报告》,数据分析师已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抢手的六大人才岗位之一。

数据分析人才供给指数仅为0.05,高度稀缺。此外,数据分析人才的跳槽速度最快,平均跳槽速度为19.8个月。据中国商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我国基础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1400万人。

同时,在BAT等国内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分析师的薪酬至少可以比同级别其他职位高20%到30%。聘用同一级别的运营从业人员的成本可能是聘用数据工程师成本的 65%。

如果换算成一级及下级运营从业者,从成本上看,5-6个运营的人工成本可能相当于一个数据人才的人工成本。

这种情况导致国内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数据”的应用和价值挖掘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甚至一大批经历过A轮融资的企业甚至可能都没有一些核心数据。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

那么,没有监控和分析,应用是什么?

以上两个核心原因导致了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虽然很多人也知道“数据驱动增长”可能更科学、更高效,但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中,还是要真正落实它。很难做到。

相比之下,快速招募一堆操作人员来工作可能效率更高。

六个

最后,做个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美国互联网没有“运营”岗位的核心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美国的用户差异和需求多样性相对简单,而中国则极其丰富。这导致美国互联网往往是由技术创新驱动的,而中国互联网是由商业应用创新驱动的。单纯依靠技术实力取得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很少见。在商业应用创新驱动的土壤上,“运营”的权重必然越来越大;

这导致了在中国,很多公司可以依靠简单的人力来进行大量与用户增长和用户维护相关的工作,而在美国,大家都会尝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和标准化的流程。 ;

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中,人们自然习惯于在一些规则边界的模糊区域中探索来获取利润,而中国也有更集中的大规模流量生态。于是,大量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愿意投入资源和精力去探索和尝试大流量生态的规则和边界,手段和手段也更加鲁莽、粗暴和多样化,这必然导致大量人员参与;

但在中国,这种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广泛普及,原因有二:

1)用户需求更加多样化,这使得大量非标业务高度的中早期企业很难通过数据快速找到可量化的增长模式。只有积累了一定数据量的公司,才能有更大的数据驱动增长机会;

2)行业数据人才稀缺,成本高昂,能够充分挖掘数据价值的互联网公司自然少之又少。

以上是我们对“美国没有‘操作’”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最后,如果本文的讨论有任何偏见,还请指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