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公函结尾敬语规范(浅谈公函书写规范)

2022-06-22 大全 1471 作者:考证青年

此致敬礼”是致敬问候和问候,其中还包含“上篇文章已完成”的内涵,可以视为签名的一部分。其实这封信的书写格式有一个中国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此礼”是近代才出现的产物。因为离我们的时代最近,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我们去的时候回溯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书信和官信中也有类似的敬语,表达方式与我们今天大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何,待会再说。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怀念写信的时代

两千年前签署的正式文件

中国自汉代以来就形成了一套皇室文书管理制度。在国内,各种文件交换信息并将整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和传输各种文件,以确保各级地方政府的运作。在汉代的公文中,公文的格式和风格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标准。从开始到签约都有一定的规范,不容易出错。长期以来,后世学者一直依靠《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来推断当时的文献情况。然而,随着地下材料的爆炸,大量的官方文件被挖掘出来。上面的文字清楚地记录了汉代的文献规格和相关细节。其中以长沙五一坊出土的东汉五一坊简书最为清晰。它包含了一些汉朝的官方文件,例如:

辛亥十七日,临湘令守成宫磕头,敢说死刑。

这是临湘县县长代县长上传的一份文件的封面。汉代的简牍一般有十几条简牍。 它需要标明各种自然信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公函首页。由此可见,文字的时间和人物都十分清晰。记载的主要内容是“总督费之知写言宫”事件。作为汉代的官员,邮政主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是负责地方行政监督的官员。他们在不同时期巡视各方,负责检查官员的行政管理和宣传国家的法令。一般来说,每个县都有几个邮政主管。和我们今天的县委宣传部长、纪委委员一样,他办的事情,一般都是在当地发公文,上报上级。由此,形成了典型的汉代公文封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最后的签名是“怕死,敢说出来”。 .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这一礼,古已有之

汉朝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官吏分明。下级向上级呈递公文时,必须以最谦逊的态度书写。 “叩死敢言”是最常见的铭文敬语,有时用在开头和结尾。当需要表现出更谦逊的态度时,就会重复,比如“磕头死”。这是一种极度谦卑的表现,并不是因为官员犯了罪。如果同级单位传递文件,直接在“敢于发言”的结尾处签字,没有任何谦虚之词。这种习惯本应出现在汉初,在国内正式确立严格的尊卑制度后,由此衍生出此类书信的内容。 《汉书》也有类似记载,汉景帝时丞相魏琬为庶民,为人仁慈、纯洁、善良。汉景帝时期特招,未上任。据史料记载:

“上面的问题是:‘当我是太子的时候,我给你打电话,你不来,为什么?’答案是:‘死亡罪,疾病。’”

这里的“大罪”是谦卑的尊称,是为了缓和心情。汉文帝时期的名臣冯唐,在与汉文帝讨论国策时,也曾用此词作结语。 《汉书》云:“我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刑太重。而云中守尚坐功,首犯下六品。 ,而陛下的臣子会降级惩罚他。你说,陛下虽然有李牧,也不能使用。 !”这一切都表明,在西汉初期的官方对话和文件中,以此作为一种恭敬的表达方式是常态。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风塘一老

同时,汉代的这种恭恭敬敬的讲话,是按照“先国后家,先君后臣”的规则来执行的。汉武帝时期,官陶公主号称太珠豆,论辈分,是汉武帝的姑姑。不过,在国家的官方场合,也需要对汉武帝表现出礼遇,言辞极为谦逊。 《汉书》记录了阿姨和侄子的对话场景:

“君君为君,我去簪前,低头道:‘我的妃子无形,我受陛下,受罚,陛下不成,我必受罚。死。'"

磕头死刑与日常公文中的“磕头死刑”非常接近。可见,汉朝高层也遵循了这一话语原则。虽然有血缘和血缘的因素,但作为汉朝的核心统治阶级,“国先于家,君先于臣”仍是主流。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关桃公主

到了汉昭帝的时候,国内的等级制度更加明显。昌邑王即位后,犯下不少不法之事,引起了愤怒和怨恨。以霍光将军、丞相杨畅、张安石将军为代表,致函当时的太皇太后,要求废黜昌邑王。这条诏书也是用同样的格式写成的。据记载:

“陈畅等人先取了死刑。所以,皇帝的永宝祠一直在国内,以孝、礼、友、赏罚为基础。孝昭帝早就弃世了,还有死去的继承人。他也是儿子。”昌邑王继位后,派宗政、大鸿禄、广禄官员去使昌邑王典丧,戴上屠戮之心,废礼交谊,不食素。上路,立他为官,一个小姑娘提着衣车,住在一个民宅里,从一开始就被立为太子,私下里经常买鸡猪吃。收到皇帝的信和兴熙,第二次没有封印。为了举行祭典,他带领昌邑的200多名仆人杀戮官员和奴隶,他经常在监狱里和他们玩耍。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件体系已经非常成熟,继承和改造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汉代的文书管理制度也是从此时正式确定的。

为什么中国古代文献中使用的谦虚词这么多?

首先,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有崇尚礼仪的传统。虽然文件是官方往来,但也有相应的礼仪需要遵守。根据后世《唐六典》中的规定,政府公文主要分为升文、降文和并文。这三种文体自然有不同的礼仪规定。 《易经》载:“天敬地,天地固”,强调了尊卑。汉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许多传统范式在这一时期得到确定和巩固。而且,自汉文帝即位以来,国家上层开始了加强皇权的进程。到了汉武帝时期,“我为天下”的政治格局正式形成,礼仪是最能突出上下级等级的统治范式。因此,汉武帝以后,国家系统地要求下层对上层有足够的谦逊。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汉武帝《我是世界》

第二,汉代中央和地方选拔制度不同,下级官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只能以很谦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坦诚,掩盖一些实际情况。语法问题。徐慎《说文解字》记载:“小学生已经进入十七年级,开始考试。讽刺荀书九千字,必记为史。”这个层次的教育,其实和我们现在的初高中生是不一样的。上下,中间的“历史”是基层的办事员。大量的公文出自这些秘书之手,所以从地下出土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不仅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字迹,一些错别字也很常见。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事人往往束手无策。于是我谦虚地把它放在了文件的封面上,非常低调,希望能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伤害自己的未来,所以谦虚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汉元帝陵

最后,汉代的社会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虽说“除百家,独尊儒”的政策,自汉武帝以来就已实行。然而,儒学在世界上层和中产阶级的发展直到汉元帝都没有深入。以汉元帝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文章和诏书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情怀华丽。上层官僚体制也从这一时期开始深化对儒学的研究。但是,下层和中产阶级的小官比较落后,直到东汉中后期,当地才开始涌现出一批有学问的人。基层官员的文件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汉代文献模式对后世的影响

汉代文献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魏晋,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优雅。他语气中的恭敬和谦逊虽然不减,但语言的庄重却远超汉朝。比如李密的《陈表情》,就写在最后:

“愿陛下体谅愚昧至诚,倾听臣下卑微的心声,有幸活上数年多。臣出世为死头,草在死亡中。

虽然表达了谦逊和服从的同义,但不仅表达了广泛的引用,而且在文本中还包含了一段真诚,以文字和情感感动人。南北朝时期,华而不实的文章风靡一时,文章不再注重实用主义,而是讲究辞藻。连官文书也不放过,以至于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直言:“文章应以心肾为理,以气为筋骨,意以物为皮,以美为冠。弃书末,率更浮华。言比理,言胜有理;事比才,事繁,必败。”直到唐代古散文运动兴起后,这种局面才最终得到改变。

穿越千年的信函落款,看“此致敬礼”的前世今生

闫家训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使用我们今天经常在信函末尾使用的“真诚的问候”结束语了。汉末官文书信一般用“敢言”二字来传递。如果是从下级到上级的公文,通常会加上“磕死敢说”的卑微字眼,以示恭敬。这种情况是中国等级社会的体现。荣辱之礼表现在最基本的书信往来中,对后世影响深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