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常见树种(贵州省):005竹类

2023-12-01 大全 31 作者:考证青年

摘要:本专栏树种介绍图片来源于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下附网址),本文整理仅做交流学习使用,同时便于查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网址: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最大的植物分类图片库

一、毛竹

地下茎为单轴散生 。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箨环有毛,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节较长,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壁厚约1厘米(但有变异);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箨鞘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点及密生棕色刺毛;箨耳微小,繸毛发达;箨舌宽短,强隆起乃至为尖拱形,边缘具粗长纤毛;箨片较短,长三角形至披针形,有波状弯曲,绿色,初时直立,以后外翻。

​二、绒毛赤竹

竿高2米,粗约5毫米;节间长15-22厘米,圆筒形、光滑无毛;节部稍隆起。算鞘较其节间为短(长仅为1/2-1/3),背部密被黄色绒毛;基部具疣基;箨耳大型,镰状,长约5毫米,繸毛较多,呈放射状,长可达8-10毫米;箨舌极短,高不及1毫米;箨片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2-5毫米,直立或平展。每枝具2或3叶;叶鞘短、具毛;叶耳发达,繸毛多数,且呈放射状排列,长10-13毫米;叶舌极短,高不足2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8-20厘米,宽3-4.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光滑无毛,上表面绿色,下表面苍白色,次脉8-9对,具明显的小方格脉,叶柄长0.5-0.8厘米,无毛。花枝未见。笋期4-5月。

三、箬竹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 [3] 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四、金佛山箬竹

秆高通常50~60cm,少数可高达1m以上,粗2~3mm,中空直径常不足1mm,节间圆形,长5~10cm,全秆节数10节左右。箨鞘纸质,宿存,紧抱秆上,长4~8cm,背部密生易脱落的白色绒毛,边缘具纤毛;箨叶三角形或尖卵形,长3~20mm;箨耳不发达;箨舌膜质,无毛,棕色,长4~6mm,顶端具2突起;枝单生,有白色蜡粉,顶端常具叶3片(稀4~5片);叶片宽披针形,无毛,长6~13(~16)cm,宽1.5~3(~4.7)cm;叶耳不发育;叶舌发达,膜质,棕黑色,顶端亦有二突起;叶缘具小锯齿,次脉5~8对,有小横脉,叶片干燥后常呈波状皱折。笋期5月。

​五、阔叶箬竹

竿高可达2米。竿环略高,箨环平。箨鞘硬纸质或纸质,下部竿箨者紧抱竿,箨耳无或稀可不明显,箨舌截形,箨片直立,线形或狭披针形。叶鞘质厚,坚硬,叶舌截形,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圆锥花序基部为叶鞘所包裹,花序分枝上升或直立,小穗常带紫色,小穗轴节间密被白色柔毛;花药紫色或黄带紫色,柱头2,羽毛状。笋期4-5月。产东南沿海一带及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竿可供用材,叶可作防雨工具及包裹粽子。

六、多毛箬竹

竿高约3米,直径1-2厘米;节间圆柱形,长达40厘米;起初为绿色(惟包在箨鞘内的部分为橙黄色),密被暗褐色的疣基刺毛及白色柔毛,在节下方尤为密集,最后除节间顶端外均变为无毛而具疣基和刺毛的凹痕,髓呈海绵状;节强烈隆起;竿环呈脊状;箨环微隆起,无毛。箨鞘革质,长为节间之半,橙黄色,背部密被暗褐色的疣基刺毛,基底具棕黄色柔毛,外缘生有暗褐色纤毛,内缘则无毛;箨耳大,外翻、半圆形,边缘饰以1行放射状伸展的劲直繸毛,其长达2厘米;箨舌拱形或截形,偏斜,高2-3毫米,边缘撕裂状,饰以长1厘米以上的繸毛;背部被暗褐色柔毛;箨片披针形,外翻、脱落性,腹面向基部密生淡黄色微刺毛,背面无毛。小枝具2-11叶;叶鞘宿存,具柔毛及刺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与竿箨的相似;叶舌高2-12毫米;叶片长15-28厘米,宽1.5-2.5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全部被柔毛,次脉5-9对,小横脉稀疏,花序未见。笋期5-6月。

​七、光叶箬竹

竿高约3米,直径1-2厘米;节间圆柱形,长达40厘米;起初为绿色(惟包在箨鞘内的部分为橙黄色),密被暗褐色的疣基刺毛及白色柔毛,在节下方尤为密集,最后除节间顶端外均变为无毛而具疣基和刺毛的凹痕,髓呈海绵状;节强烈隆起;竿环呈脊状;箨环微隆起,无毛。箨鞘革质,长为节间之半,橙黄色,背部密被暗褐色的疣基刺毛,基底具棕黄色柔毛,外缘生有暗褐色纤毛,内缘则无毛;箨耳大,外翻、半圆形,边缘饰以1行放射状伸展的劲直繸毛,其长达2厘米;箨舌拱形或截形,偏斜,高2-3毫米,边缘撕裂状,饰以长1厘米以上的繸毛;背部被暗褐色柔毛;箨片披针形,外翻、脱落性,腹面向基部密生淡黄色微刺毛,背面无毛。小枝具2-11叶;叶鞘宿存,具柔毛及刺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与竿箨的相似;叶舌高2-12毫米;叶片长15-28厘米,宽1.5-2.5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全部被柔毛,次脉5-9对,小横脉稀疏,花序未见。笋期5-6月。

八、龙头竹

灌木或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丛生, 竿稍疏离,高8-15米,直径5-9厘米,尾梢下弯,下部挺直或略呈“之”字形曲折;节间深绿色,长20-30厘米,幼时稍被白蜡粉,并贴生以淡棕色刺毛,老则无粉无毛,竿壁稍厚;节处稍隆起,竿基数节具短气根,并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下部节开始,每节数枝至多枝簇生,主枝较粗长。箨鞘早落,背面密生脱落性暗棕色刺毛,干时纵肋稍隆起,先端在与箨片连接处呈拱形,但在与箨耳连接处作弧形下凹;箨耳甚发达,彼此近等大而近同形,长圆形或肾形,斜升,宽8-10毫米,边缘具弯曲细繸毛;箨舌高3-4毫米,边缘细齿裂,并被极短的白色细纤毛;箨片直立或外展,易脱落,宽三角形至三角形,背面疏生暗棕色小刺毛,腹面在脉间密生暗棕色小刺毛,尤以其基部更密,先端的边缘内卷形成坚硬的锐尖头,基部稍作圆形收窄,且其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一半,边缘在近基部处具弯曲细繸毛。叶鞘初时疏生棕色糙硬毛,后变无毛;叶耳常不发达,若存时,多为宽镰刀形,边缘无毛或仅具少数繸毛;叶舌高1毫米或更低,截形,全缘;叶片窄被针形,一般长10-30厘米,宽13-25毫米,两表面均无毛,先端渐尖具粗糙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而两侧稍不对称,小横脉在叶下表面略微可见。

九、单枝玉山竹

竿柄长(15)20-50厘米,直径(2)+3-5毫米,实心。竿散生,直立或斜倚,高0.6-1.6米,粗仅3-5毫米;节间长(8)+10-13+(15)厘米,竿基部节间长6-7厘米,圆筒形或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平,中空极小,表面无毛,幼时有紫色小斑点,节下方具宽为3-4毫米之白粉环,无纵向细肋;箨环隆起,褐色,无毛;竿环平坦或在分枝节微隆起;节内长3-5毫米,有显著光泽。竿芽长卵形,淡黄白色,有光泽,近边缘处粗糙,边缘具黄褐色纤毛。枝条在竿之节上仅1枚,与竿作30度夹角开展,枝梢下垂,长10-30厘米,直径2-2.5毫米,幼时节下方密被一圈白粉。笋深紫色,边缘生黄褐色纤毛;箨鞘宿存,软骨质,三角状长圆形,长约为其节间长度的1/2-2/3,无毛,纵肋不明显或微明显,边缘密生褐色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截形或下凹,无毛,高约0.5毫米;箨片狭披针形或锥形,外翻或位于竿基部箨者直立,无毛,边缘无小锯齿,常内卷。小枝具6-11叶;叶鞘长5.5-9厘米,纵向肋纹不明显,上部纵脊明显,边缘无纤毛或有时具灰色纤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俱缺;叶舌下凹或截形,无毛,高约0.5毫米;叶柄长2-4毫米,扁平,无毛;叶片狭披针形,干后平直或稀可皱折,长11-22厘米,宽1.5-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次脉5-7对,再次脉7-9条,小横脉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而略粗糙。花枝未见。笋期7月。

贵州竹子最多的地方_贵州产竹子在哪个地方_

十、斑竹

乔木或灌木状竹类。 [3] 竿高可达20米,粗达15厘米,幼竿无毛,无白粉或被不易察觉的白粉,偶可在节下方具稍明显的白粉环;节间长达40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稍高于箨环。箨鞘革质,背面黄褐色,竿有紫褐色或淡褐色斑点。疏生脱落性淡褐色直立刺毛;箨耳小形或大形而呈镰状,有时无箨耳,紫褐色,繸毛通常生长良好,亦偶可无缝毛;箨舌拱形,淡褐色或带绿色,边缘生较长或较短的纤毛;箨片带状,中间绿色,两侧紫色,边缘黄色,平直或偶可在顶端微皱曲,外翻。

十一、红边竹

秆高5-8米,径2-3厘米,中部节间长30-35厘米,绿色,无毛,秆环隆起,箨环具黄褐色毛,宿存。笋期5月上旬。秆箨绿色,具紫色脉纹,边缘带紫褐色,无斑点,无毛,底部具黄褐色毛;箨耳镰状,紫褐色,疏生縫毛;箨舌褐色,先端平截或微弧形,有长纤毛;箨叶三角状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绿色,有紫色脉纹,直立。每小枝2-3叶;叶耳不明显,縫毛直立,后脱落;叶带状披针形,长6-11厘米,宽1-2厘米,下面基部及叶柄有毛。

十二、花竹

竿高6-8米,直径3.5-5.5厘米,尾梢下弯;节间长40-60(80)厘米,竿壁稍薄,竿下部第一至第四节间甚至第六节间具黄白色纵条纹;节处不隆起,第一至四节常于箨环之上方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的第四至六节开始,多枝簇生,主枝稍粗长。

十三、紫竹

紫竹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中部节间长25-30厘米,壁厚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隆起,且竿环高于箨环或两环等高。箨鞘背面红褐或更带绿色,无斑点或常具极微小不易观察的深褐色斑点,此斑点在箨鞘上端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较密的淡褐色刺毛;箨耳长圆形至镰形,紫黑色,边缘生有紫黑色繸毛;箨舌拱形至尖拱形,紫色,边缘生有长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

十四、贵州刚竹

竿高16米,粗8厘米,幼竿绿色,被稀疏短刺毛,略粗糙,老竿灰绿色,节下方具白粉;竿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竿下部的竿环较平坦而上部者则可隆起。竿箨紫黄色,具紫色脉纹,疏被棕褐色刺毛,无斑点;下部的竿箨之箨耳小,上部的箨耳呈镰状,长约1厘米,紫色,繸毛紫色,稀疏生于箨耳末端;箨舌微呈拱形或截形,高2毫米,紫色,先端密生白色纤毛呈流苏状;箨片窄三角形至带状,直立或开展,紫褐色具绿色纵条纹。末级小枝具2叶,叶鞘无毛;鞘口疏生直立的繸毛,易脱落;叶片披针形,长8-11厘米,宽1.1-1.6厘米。笋期5月。

十五、水竹

竿可高6米许,粗达3厘米,幼竿具白粉并疏生短柔毛;节间长达30厘米,壁厚3-5毫米;竿环在较粗的竿中较平坦,与箨环同高,在较细的竿中则明显隆起而高于箨环;节内长约5毫米;分枝角度大,以致接近于水平开展。箨鞘背面深绿带紫色(在细小的笋上则为绿色),无斑点,被白粉,无毛或疏生短毛,边缘生白色或淡褐色纤毛;箨耳小,但明显可见,淡紫色,卵形或长椭圆形,有时呈短镰形,边缘有数条紫色繸毛,在小的箨鞘上则可无箨耳及鞘口繸毛或仅有数条细弱的繸毛;箨舌低,微凹乃至微呈拱形,边缘生白色短纤毛;箨片直立,三角形至狭长三角形,绿色,绿紫色或紫色,背部呈舟形隆起。末级小枝具2叶,稀可1或3叶;叶鞘除边缘外无毛;无叶耳,鞘口繸毛直立,易断落;叶舌短;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5-12.5厘米,宽1-1.7厘米,下表面在基部有毛。

十六、毛环方竹

竿高在5米左右,粗1.5-2.5厘米,竿基部数节环生刺状气生根;节间略呈四方形,长13-14厘米,幼时被小刺毛,毛落后在表面留有疣基,因而甚粗糙;竿环隆起;箨环留有箨鞘基部的残余,密被一圈金褐色绒毛环;竿每节分3枝,枝环很隆起,节下方亦被一圈金褐色绒毛环。箨鞘厚纸质,长于其节间,背面疏被少量贴生的棕色小刺毛,后者易脱落,纵肋明显,小横脉带紫色,边缘的中上部有黄褐色纤毛;箨舌低矮;箨片微小呈锥状,先端锐尖,长1-2毫米;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鞘光滑无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繸毛存在,劲直,苍白色;叶舌低矮;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6厘米,宽12-15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次脉4或5对。花果未见。

十七、乳纹方竹

竿高4-5米,粗2-4厘米,中下部各节环生刺状气生根4-19条;节间有钝四棱,略呈方形,长11-13厘米,幼时绿色并具紫色小斑点,疏生短的疣基刺毛,以后因疣基存于竿上而粗糙;箨环留有箨鞘基部及具紫色柔毛;竿环在具分枝之各节强烈隆起而呈脊状;枝实心,其节强烈隆起呈脊状。箨鞘脱落性,长于其节间,纸质(鞘的中上部逐渐变薄并有皱褶),幼笋时呈暗紫色,以后呈黄褐色,有淡绿色或乳白色的纵条纹,除竿下部箨鞘在背面疏生向上的淡褐色疣基刺毛外,竿中上部者均无毛,鞘缘密生淡黄色纤毛,小横脉明显,紫色;箨耳不发达;箨舌极矮小,拱形;箨片由箨鞘顶端向上收缩而成,呈小锥形。末级小枝具4-6 (9)叶;叶鞘疏松包裹,背部无毛,边缘有少量白色纤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繸毛仅数条,苍白色,脱落性,劲直,长3-5毫米;叶舌拱形,边缘生微小纤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8-20毫米,下表面具疏稀柔毛,向主脉的基部则密生细柔毛,次脉4-6对,小横脉尚明显,呈长方格状;叶柄短,两面密被细柔毛。花枝未见。笋期10月。

十八、方竹

植物体木质化,体中所含的SiO2可高达70%,常呈乔木或灌木状。 竿直立,高3-8米,粗1-4厘米,节间长8-22厘米,呈钝圆的四棱形,幼时密被向下的黄褐色小刺毛,毛落后仍留有疣基,故甚粗糙(尤以竿基部的节间为然),竿中部以下各节环列短而下弯的刺状气生根;竿环位干分枝各节者甚为隆起,不分枝的各节则较平坦;箨环初时有一圈金褐色绒毛环及小刺毛,以后渐变为无毛。

十九、狭叶方竹

木质化乔木竹类植物。 竿高2-5米,直径1-1.5厘米,下部的节内环生短刺状的气生根9-14条;节间略呈四方形或圆筒形,长10-15厘米,起初绿色,密生白色柔毛和稀疏刺毛,后变无毛而具细疣点及印痕;竿环较平,惟在有分枝的节处则甚隆起;箨环留有箨鞘基部的残余及淡褐色纤毛;竿每节分3枝,但亦有多枝者,枝条实心,其节处强烈隆起。

二十、金佛山方竹

高大竹类。秆圆筒形,基部数节略方形。秆箨厚纸质,短于节间,易脱落;箨叶锥状三角形;大枝近平展;叶厚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灰绿色。笋期9月。花期4-5月。西南地区特有竹种,川、滇、黔分布。笋可食用。

二十一、平竹

中小型竹类。地下茎复轴混生型。 竿高3-7米,粗1-3厘米;节间长(8)15-18(25)厘米,基部节间略呈四方形或为圆筒形,平滑无毛,竿壁厚3-5毫米;竿环在不分枝的节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4毫米。箨鞘早落,纸质或厚纸质,鲜笋时为墨绿色,解箨时为浅黄褐色,长圆形或长三角形,背部平滑无毛,有光泽,纵脉纹不甚明显;无箨耳;箨舌高约1毫米;箨片三角形或锥形,长5-11毫米,无毛,纵脉纹明显,基部与箨鞘顶端连接处有明显的关节,故易脱落,边缘常内卷;竿每节常具3枝,枝环隆起。末级小枝具(1)2或3叶;叶鞘革质,无毛而略有光泽,背部上方具1纵脊和多数纵肋,长2-4厘米;叶耳缺,但在鞘口有直立繸毛数条,其长为3-7毫米;叶舌低矮,高约1毫米,截形,上缘无繸毛;叶柄长2-3毫米,叶片披针形,长(5)8-12厘米,宽(8)13-20毫米,纸质,上表面深绿色,无毛,下表面淡绿色,具微毛,次脉4或5对,小横脉清晰,边缘的一侧密生细锯齿而粗糙,另一侧则具疏细锯齿或平滑。

二十二、中华大节竹

秆高达10米,径约6厘米,秆壁甚厚,中空小,中部节间长35-50厘米;新秆绿色,密被白粉,疏生刺毛,略粗糙;老秆带褐或深绿色,杆环甚隆起,曲膝状;每节分枝3,枝近平展,秆环隆起呈曲膝状。笋期4月。秆箨绿黄色,干后黄色,具隆起纵脉纹,密被簇生状剌毛,下半部尤密;箨耳较小,两面有剌毛,縫毛卷曲,长1-1.5厘米;箨舌高2-3毫米,背部有小刺毛,先端微弧形,具纤毛;箨叶绿色,三角状披针形,反曲,两面密被小刺毛。每小枝3-9叶;叶耳发育或不明显,縫毛带紫色,长达8毫米,早落;叶带状披针形,长12-2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叶片有时宽5-6厘米,两面绿色,无毛,侧脉5-6对。花期5月。

二十三、凤竹

竿高达5.5米,直径1-2.5厘米,幼竿淡绿紫色,生有向下的白色刺毛;节间长达23厘米,竿壁厚3毫米;节隆起,竿环高于箨环;箨环具箨鞘基部残留物及脱落性的毛环;节内长约5毫米;竿每节分3枝,唯以后可增多为4或5枝。竿箨早落;箨鞘纸质,鲜时紫绿色,干后淡棕色,背面具脱落性平伏刺毛,边缘生褐色纤毛,基部密生褐色毛茸;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拱形,淡褐色,背部具短硬毛,边缘生白色纤毛;箨片狭三角形至线状披针形,直立,两面均被长柔毛,在基部尤密;边缘具褐色纤毛。每小枝具1-3叶,通常为2叶;叶鞘有柔毛,尤以上部较密;叶舌高1-3毫米,背面具短柔毛。

贵州竹子最多的地方__贵州产竹子在哪个地方

二十四、镰序竹

灌木状或藤本竹类。地下茎为合轴型,单丛生。竿较细,径粗常不及1厘米,下部直立,先端垂悬,若无外物可攀依时,则平卧地面;节间圆筒形,中空或在竿下部者可实心,竿壁通常甚薄,节处稍隆起,箨环常因有箨鞘基部残余物而甚突出;竿芽在每节有数枚或多数,如为多数时,则常形成3团,居中者为1粗大的主芽,此芽不萌发或萌发成与主竿近于同粗的主枝,两侧者各有多数细小的芽,它们萌生成多数纤细的枝条,且使枝群呈半轮生状。竿箨迟落,箨鞘纸质或薄革质,长三角形而上部常突然变窄,有似瓶颈状(我国种类有例外).

二十五、爬竹

藤本状竹类。竿长可达10米或更长;节间长30厘米左右,径粗8毫米,外面具稍隆起的细线状纵肋,纵肋间被微毛,竿壁厚2.5毫米;箨环具箨鞘基部残存物,后者呈扣覆的浅盘状;竿每节分多枝,主枝较显著,甚至能替代主竿,横向伸出攀援它物或下垂或沿地面铺展,侧枝纤细,枝群常在竿梢各节作轮生。

二十六、粉单竹

秆高达18米,径6-8厘米,梢端稍弯,节间长30-45(-100)厘米,幼时有显著白粉;秆壁厚3-5毫米;秆环平,箨环具一圈木栓质,上有倒生棕色刺毛。箨鞘背面基部密生易脱落深色柔毛;箨耳窄长,边缘有縫毛;箨舌高约1.5毫米;箨叶外反,淡黄绿色,卵状披针形,边缘内卷,背面密生刺毛。分枝高,每节具多数分枝,主枝较细,比侧枝稍粗。小枝具6-7叶;叶质较厚,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2(-3.5)厘米,下面初被微毛,后无毛,侧脉5-6对。笋期6-9月,7月最盛。

二十七、硬头黄

竿高5-12米,直径2-6厘米,尾梢略弯拱,下部劲直;节间长30-45厘米,无毛,幼时薄被白色蜡粉,竿壁厚1-1.5厘米;节处稍隆起,偶在竿基部第一节的箨环之上方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或第二节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显著较粗长,直径粗4-6毫米。

二十八、慈竹

竿高5-10米,梢端细长作弧形向外弯曲或幼时下垂如钓丝状,全竿共30节左右,竿壁薄;节间圆筒形,长15-30 (60)厘米,径粗3-6厘米,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其长约2毫米,以后毛脱落则在节间留下小凹痕和小疣点;竿环平坦;箨环显著;节内长约1厘米;竿基部数节有时在箨环的上下方均有贴生的银白色绒毛环,环宽5-8毫米,在竿上部各节之箨环则无此绒毛环,或仅于竿芽周围稍具绒毛。

二十九、车筒竹

灌木或乔木状竹类,地下茎合轴型。竿丛生, 竿高15-24米,直径8-14厘米,尾梢略弯;节间长20-26厘米,常光滑无毛,惟其基部一、二节常于节下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壁厚1-3厘米;节处稍突起,解箨后在箨环上暂时留有一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二节上即开始,竿下部的为单枝,向下弯拱,其上的小枝多短缩为硬刺,且相互交织而成密刺丛,竿中上部分枝为3至数枚簇生。箨鞘迟落,革质,干时背面纵肋隆起,近底缘处密生暗棕色刺毛,先端近截形;箨耳近相等,长圆形至倒卵形,常稍外翻,有波状皱褶,腹面密生糙硬毛,边缘具波曲状或劲直的繸毛;箨舌高3-5毫米,边缘齿裂并被流苏状毛;箨片直立或外展,卵形,其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1/2。叶鞘近无毛,边缘一侧被短纤毛;叶耳不甚发达;卵形至狭卵形,边缘具数条波曲状或劲直的繸毛;叶舌高约0.5毫米,先端斜截形,全缘,被极短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7-17厘米,宽12-16毫米,两表面均无毛或于下表面近基部被柔毛,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

三十、料慈竹

料慈竹乔木状竹类植物,地下茎合轴型。 [4] 竿直立,顶端略作拱形弯曲但不下垂,高10米左右,直径约4.5厘米;节间圆筒形,长20-50厘米或过之,绿色或成长后呈黄色,幼时于节间上部微被白粉及白色小刺毛,刺毛脱落后在竿表面留有小凹痕,第4节间的竿壁厚5-8毫米;箨环密生向下的棕黄色刺毛(毛长2-3毫米),但易随解箨而一同脱落,使箨环变为无毛而具箨鞘基底所留下的木栓环;竿环不显著,惟颜色较深;分枝以多数簇生于竿节,在竿顶端各节则常超过半轮生状,并可再分枝,节间无毛,有光泽,一般长3-13厘米,直径2-3毫米。

三十一、麻竹

竿高20-25米,直径15-30厘米,梢端长下垂或弧形弯曲;节间长45-60厘米,幼时被白粉,但无毛,仅在节内具一圈棕色绒毛环;壁厚1-3厘米;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主枝常单一。箨鞘易早落,厚革质,呈宽圆铲形,背面略被小刺毛,但易落去而变无毛,顶端的鞘口部分甚窄(宽约3厘米);箨耳小,长5毫米,宽1毫米;箨舌高仅1-3毫米,边缘微齿裂;箨片外翻,卵形至披针形,长6-15厘米,宽3-5厘米,腹面被淡棕色小刺毛。末级小枝具7-13叶,叶鞘长19厘米,幼时黄棕色小刺毛,后变无毛;叶耳无;叶舌突起,高1-2毫米,截平,边缘微齿裂;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H (50)厘米,宽2.5-7 (13)厘米。

三十二、笼笼竹

竿柄长3-6厘米,粗1.8-3厘米;节间长2-5毫米。竿高3-5米,粗1-2厘米;节间长25-28(35)厘米,竿基部节间长(3) 10-15厘米,圆筒形或在有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平,无白粉,初时节间上半部具灰白色小刺毛,无纵向细肋,竿壁厚2.5-5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无毛或初时疏生灰白色小刺毛,常有筹鞘基部之残留物;竿环微隆起,或在分枝的节处隆起;节内长2-3毫米。竿芽卵形至长卵形,灰色至灰褐色,边缘密生灰色纤毛。

三十三、箭秆竹

箭秆竹秆箨宿存,长约为节间的1/3~1/4,绿色无毛,边缘具纤毛;箨耳发达,抱茎,遂毛长达15mm;箨叶三角状披针状,不抱茎,易落。分枝节1,枝扁平;叶片窄带状披针形,基部截形或近截形,几无柄,长 20~30cm,背面无毛;叶鞘具白粉,无毛;叶耳发达,遂毛长10~15mm;叶舌极短,先端具短纤毛。竹杆作造纸原料等。

三十四、苦竹

植物体木质化乔木。 竿高3-5米,粗3-4厘米不等,直立,竿壁厚约6毫米,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后渐转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侧的下部稍扁平,通常长27-29厘米,节下方粉环明显;节内长约6毫米;竿环隆起,高于箨环;箨环留有箨鞘基部木栓质的残留物,在幼竿的箨环还具-圈发达的棕紫褐色刺毛;竿每节具5-7枝,枝稍开展。箨鞘革质,绿色,被较厚白粉,上部边缘橙黄色至焦枯色,背部无毛或具棕红色或白色微细刺毛,易脱落,基部密生棕色刺毛,边缘密生金黄色纤毛;繸耳不明显或无,具数条直立的短繸毛,易脱落而变无繸毛;箨舌截形,高约1-2毫米,淡绿色,被厚的脱落性白粉,边缘具短纤毛;箨片狭长披针形,开展,易向内卷折,腹面无毛,背面有白色不明显短绒毛,边缘具锯齿。

三十五、金竹

竿高6-1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白粉,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的各节上不明显;箨环微隆起。箨鞘背面呈乳黄色或绿黄褐色又多少带灰色,有绿色脉纹,无毛,微被白粉,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圆形的斑点及斑块;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绿黄色,拱形或截形,边缘生淡绿色或白色纤毛;箨片狭三角形至带状,外翻,微皱曲,绿色,但具桔黄色边缘。

三十六、梁山慈

竿直立,高7-12米,直径4-8厘米,竿梢弯曲或略下垂;节间长20-45厘米,幼时被白粉,光滑无毛,竿壁厚4-10毫米;箨环附有箨鞘基部残留物;竿环微隆起,在两者的上下方幼时各生有一圈金色绒毛环,惟成长后则此绒毛环便消失;节内长3-5毫米;分枝习性高,通常在竿第十节始有分枝,每节以多枝簇生,主枝明显,长1-2.5米,直径4-12毫米。箨鞘呈长圆的三角形,稍短于或等长于其节间,鲜时棕红色,以后渐变为淡褐色,厚纸质至革质,背面具长为1-2毫米的棕色小刺毛,腹面无毛而有光泽,边缘膜质,在外缘和内缘的上部均生有纤毛,鞘顶端截平或微下凹;箨耳无;箨舌极发达,截形,边缘为不整齐的细裂成为繸毛,毛长7-10毫米,其尖端甚柔弱;包括繸毛在内全长13毫米;箨片较小,外翻,长披针形,4-12厘米,宽5-12毫米,背面无毛而具纵肋,腹面和边缘均甚粗糙,基部略向内收窄,先端渐尖。末级小枝具4-10(-12)叶,叶鞘光滑无毛,长4.5-8厘米;叶耳与鞘口繸毛俱无;叶舌截形,高1-1.5毫米;叶片披针形,质薄,大小有变化,一般长9-33厘米,宽1.5-6厘米,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被白色微毛,叶缘粗糙或其一边近于平滑;次脉5-11对,小横脉存在但不明显;叶柄长约2毫米。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