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追求卓越09】算法--散列表(哈希表)

2023-12-20 大全 22 作者:考证青年

引导

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学习(二分查找,跳表),我们发现想要快速查找某一个元素,首先需要将所有元素进行排序,再利用二分法思想进行查找,复杂度是O(logn)。有没有更快的查找方式呢?

本章介绍一下我们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散列表(哈希表)。它能够使查找的效率达到O(1)。主要是理论方面,让大家开始了解哈希思想。

散列表

提到查找复杂度是O(1),我们在前面接触到的就是数组了。散列思想就是基于数组支持下标随机访问数据特想实现的。那么问题就是如何将元素和数组下标进行映射?

例:学校开运动会,有100个运动员,编号是0~99。我要查找86号运动员的信息,该怎么做呢?

思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组,将标号和数组下标一一对应,访问哪一个标号的运动员,直接查找对应数组下标即可。

该散列思想中,编号我们称作为键或者关键字。将关键字转换为数组下标的,我们称作为散列函数。而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值就叫做散列值(数组下标)。

散列思想:散列表用的就是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当我们通过散列函数将元素的键值映射为数组下标时,然后将数组保存到数组对应位置中。当我们查找都一个元素时,我们使用同一个散列函数,将键值转化为数组下标,从对应的数组下标获取数据。

散列函数

从散列思想中,我们可以知道散列表中散列函数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的问题,散列函数都可能不同。比如上面的例子,我可以设置这样的哈希函数:

int hash(int key)

key;

/*将关键字作为下标*/

由于该例子较为简单,也比较容易想到。但是无论什么想的问题,我觉得散列函数应该尽量做到一下几点:

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是一个非负整数。因为散列值会作为数组下标。如果key1 == key2,那么hash(key1)==hash(key2)。如果key1 != key2,那么hash(key1)!=hash(key2)。

其中1,2好理解,但是3实际上是很实现的。因为数组的大小是有限的,但是不同元素可能会有很多。这就导致肯定会存在key1 != key2,hash(key1)==hash(key2)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散列冲突。再优秀的散列函数也避免不了散列冲突。

散列冲突的解决方式

散列冲突的解决方式有两种:开放寻址法,链表法。

开放寻址法

开放寻址法的思想是:出现了散列冲突,我们就重新探测到一个空闲位置,将其插入。

如何探测空闲位置?

如果某个数据经过散列函数之后,存储位置已经被占用了,我们就从当前位子开始,依次往后查找,看是否有空闲位子,直到找到为止。

如何查找?

通过散列函数求出要查找出的键值对应的散列值,然后比较数组中下标为散列值的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如果相等,则说明是我们要找的元素;否则继续往后查找。如果遍历到空闲位子,还没有找到,则说明散列表中没有要查找的元素。

删除的注意事项?

我们知道散列表有查找操作肯定也有删除操作。当我们删除一个元素时,如果将其设置为空闲,那么在查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原本在散列表中的元素,会认定为不存在)。我们可以将删除的元素置为状态。该状态的位子,可以插入数据。查找的时候,不必停下来,继续向后查找。

开放寻址法的缺点?

从开放寻址法的思想中,我们可以考虑到,当散列表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散列冲突可能性越来越大,空闲位置越来越少,线性探测的时间就会越来越久。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探测整个散列表,最坏的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是O(n)。

装载因子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尽量保证散列表中有一定比例的空闲槽位,我们用装载因子表示空位的多少。

散列表的装载因子=填入表中的元素个数/散列表的长度

链表法

链表法相对于开发寻址法较为简单,也容易理解。使用的是指针数组结构。数组元素对应的是一个链表,所有散列值相同的元素都在一个链表中。如图:

那么链表法的插入操作,我们选择链表的头插,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1)。

但是查找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k),k表示链表的长度。理论上每个链表的长度应该是均匀的,k=n/m。m是散列表的长度。这就要求散列表的优秀。若散列表不够好,那么查找和删除的复杂度可能会退化到O(n)。

如何设计散列函数

我们知道散列函数是散列表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好坏,决定了散列冲突的概率以及散列表的性能。

散列函数在设计的时候除了尽量遵循,上章节中指明的三点,还要考虑下面几点因素:

散列函数不能设计的太复杂。复杂的散列函数会消耗过多的资源,间接影响性能。散列值尽量随机并且分布均匀。这样才能降低散列冲突的概率,即使出现散列冲突,每个链表长度也比较均匀(针对链表法)

常见的散列函数的设计方法:数据分析法,直接寻址法,平方取中法,折叠法,随机数法等。

装载因子调整

我们知道当装载因子过大的时候,说明散列表中的元素越多,空闲位置越少,散列冲突的概率就会越大。

对于没有频繁插入和删除的静态散列表,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散列表。因为数据都是我们提前已知的。

但是对于动态的散列表,数据集合是动态变化的。我们无法事先申请一个足够大的散列表。但是当装载因子逐渐变大,散列冲突变得无法接受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动态扩容。

比如当散列表的装载因子是0.8时,我们将散列表扩容一倍,那么装载因子就变为了0.4。仅仅将散列表扩容就可以吗?

散列表扩容之后,我们需要将原先的散列表拷贝到新的散列表中。这个过程需要重新进行散列函数计算。

问题:我们知道在扩容的时候,涉及到数据的搬移,这会消耗很多时间。这就导致响应不及时。该如何处理?

解:这种动态扩容,直接将数据进行搬移的方式,非常的耗时,用户体验很不好(出现概率较低)。我们可以进行优化,将数据搬移的操作进行分批处理。第一次进行扩容,我们只申请散列表,并将数据插入,不进行数据的搬移。当下次再插入数据时,我们从旧的散列表中拷贝一个到新的散列表(旧的)。一直当旧的散列表全部被搬移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查询时,需要先旧的散列表中查询,查询不到,再到新的散列表中查询。如果都没有,说明不存在。这种均摊的方式,将任何情况下,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1);

选择散列冲突的解决方案

完全通过动态扩容来解决散列冲突是不可能的。从上一节中,我们知道解决散列冲突的方法有两种,开放地址法和链表法。这两者都项目中都有使用,但是场景不同。

开放地址法

开放地址法,我们知道是将数据都放到数组中,这就能够利用操作系统的局部性原理(CPU缓存),提高访问效率。这是它的优点

缺点:

删除较为麻烦,需要进行特殊标记冲突概率较高因为装载因子不能大于1,故相比较于链表法,更加浪费内存空间

总结:开放地址法适用于数据量较小,装载因子较小的情景

链表法

链表法的优点:

内存的利用率较高,可以使用时再申请能够容忍大装载因子。只要元素均分,即使装载因子为10,也只是链表长度变长了。即使链表长度很长,我们也可以通过跳表,红黑树等方式,增加查询效率。

缺点:

储存在内存中不连续,对CPU不友好需要存储指针,浪费内存。(对于大的数据对象,也可以忽略)

总结:链表法适用于数据量大,装载因子较大的场景。适合储存对象比较大。

总结

本章我们主要介绍一些散列表相关的概念:散列函数,散列冲突,散列值,关键值,以及散列冲突的解决方式。

散列函数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散列冲突的概率,也决定了散列表的性能。想要设计一个好的散列表,需要从散列函数,装载因子,散列冲突解决方案着手。

关于散列函数,我们不能设计的太复杂,并且尽量使散列值均匀分布,这样尽可能减少散列冲突,即便散列冲突,链表长度也较为均匀。

关于装载因子,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装载因子上限,并在动态扩容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均分搬移数据

关于散列冲突解决方案,有开放地址法和链表法。两者都有适用的情景,那么我们就要针对情况进行选择。不过链表法总体而言较为通用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