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为解决互联网纠纷提供“法律武器” 民法典对网络侵权说“不”

2022-07-15 大全 128 作者:考证青年

为解决互联网纠纷提供“法律武器”

民法典对互联网侵权说“不”(在线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民法典》特别注重对互联网公民权利的保护,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奖励、电子合同、肖像权、互联网侵权等互联网相关内容。民法典对网络侵权说“不”,对互联网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权条款充满“人情味”

据了解,民法典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人格权的独立编纂。民法典开篇,“人格权”部分表达了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立法宗旨,使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障。

在网络时代,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盗窃和出售个人信息等侵犯个人人格权的行为频频发生。公民的隐私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亟待保护。随着互联网对个人生活的深入渗透,网络侵权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民法典对相关情况作出了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黎明教授表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加强信息收集者、共享者和大数据开发者等的信息安全保护义务,防止信息泄露和其他损害赔偿,是个人权利。应该执行的重要功能。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网络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中自然人权利的延伸,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权利应该体现在互联网环境中。民法典实施后,人格权将成为互联网人格权保护中主张权利的最重要依据。

机器可以偷拍个人视频并在网络上传播,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图片中的人脸替换成非法视频作品……公众可能遇到的“坏事”,民法典也将成为用户保护自己的法律。股票工具。

同时,民法典对自然人的发言权作出了规定,其中规定“对自然人发言权的保护,参照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朱伟指出,这将成为很多音频创作的难题。他们不仅可以捍卫自己的权利,还可以选择更有效的人格权作为其主张的依据。

平静的生活被纳入隐私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4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4.5%,庞大的网民规模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护公民权利。

民法典特别关注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民法典》第1032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窥探、侵入、披露、披露等方式侵犯他人隐私。同时,第 1033 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经权利人明示同意外,不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私生活安宁;不得进入、拍摄、窥探他人房屋、酒店客房等私人空间等。这些都是针对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应对到时代。试炼的需求需求量大。

有专家表示,民法典在解释隐私时,指的是“生活安宁。其实这是独立于隐私权之外的安宁权,未来会有法律可循。网络骚扰等情况。”

虚拟财产不是“虚无”

《民法典》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也让更多互联网新场景能够依法办事。王黎明认为,《民法典》立足国情,应对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和科技进步带来的问题。

比如近年来,年轻网民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打赏网络主播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舆论争议。民法典明确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专家表示,这也明确了如果未成年人未满八周岁,“娃娃奖励”无效,监护人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奖励金额,充分体现了维权未成年人。

“游戏帐户是否被视为财产?” “虚拟财产可以继承吗?”这些在几年前可能很少被关注的话题,最近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虽然‘虚拟财产’等互联网领域新名词的性质在民法典中没有明确界定,但这四个词已经写入民法典。”朱伟说,“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说得更清楚,考虑到虚拟财产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合适的机会来解释。”很清楚。”

孙亚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