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全

如何区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

2023-04-22 大全 62 作者:考证青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

农村人口笑掘拍数量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散卜、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时期处于隐性状态。改革开放后,农业碰羡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年代以来,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出现了绝对量下降的情况,平均每年下降0.83个百分点。现在,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怎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怎样合理支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农村,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农村人口流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怎样解决问题并稳定社会?战略上讲:从时间、数量上稳定推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积极快速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进行宏观调节和徽观管理,安全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合理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从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来看,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农业产品价格的疲软、乡镇企业遇到供给过剩的竞争、农民的负担又难以有效减轻,农民收入增长将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又会导致人口和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也即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压力将越来越大。怎样缓解其压力并稳定社会呢?

一、人口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空间经济而言,农牧业经济是一种分散的用土地资源较多的经济,而工商业和现代经济是一种集中的用地较少的经济,为了节约用地和节约分工引起的交换的种种成本,经济发展实质上是人口、生产要素、企业、市场、基础设施等等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其必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口集中后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由于细分的居民需求形成规模化的市场需要,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工商业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城市工商业中的劳动力收益也越来越高。相反,在农村中,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如果人口不能及时地向城市转移,农业的比较收益就会越来越低。这时,城市中相对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高的收益,必然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流动。如果禁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由于没有低工资的劳动力抑制城市工资水平的过快增长,城市的收入会越来越高,而农村由于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收入水平相对会越来越低,城乡收入差距将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社会的极不稳定;将农民永远或者千方百计限制在土地上,通过不让他们向城市流动来稳定社会,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上看,就其结果实际是一种较笨和适得其反的做法。因此,城乡就业机会和收入差距引起城乡人口流动,而城乡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和最终稳定社会,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学上的定理。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这几年农民的收入结历罩好构看,外出务工性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农产品出售获得的收入比闷吵例则日益下降。一个四川的农民,在家劳动力不得其用,一年中只干两个月农活,年收入1000元左右;到东南沿海打工,管吃管住,一个月给500元工资。一年可向家乡寄回3000到4000元的收入。而在农村中,由于转移出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留下的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也增加。比如,过去3人种3亩地,现在2人外出务工,1人种3亩地,活劳动成本降低2/3,而过去由3人分摊的农业收入,现在可由1人获得。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向城市转移,农业本身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收益和效果也不会太高,结构调整的收益上升赶不上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向负的下滑速度,农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将得不到改变。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实现农业土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还是要通过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肢铅1人1亩地,甚至不到1亩地的规模,无法与国外农业相抗衡和竞争。而农业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有的农户,常年在外务工,其耕地就会转包给其他农户代种,或者雇别人耕种;有的农户,由于在城市找到了较稳定的生意和工作,不再回农村了,就会将土地转让给其他农户。这样,由于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其承包的土地也要不断地被暂时或者长时间转让出来,一些种田能手或者大户,将土地集中起来耕种,逐步实现中国农业由1户三五亩地小生产方式向几十亩、几百亩地的农场规模经营方式转变,小家庭大规模经营耕地,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方向。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人口经济学的定理是,人口生育、抚育和教育的成本与机会成本越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人口增长越慢,甚至零增长。人口生育、抚养和教育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家庭自觉控制人口生育的约束机制。而只有城市化才能提高转移进城人口的收入水平,也提高留在农村的人口的收入水平,同时也提高城乡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教育层次。这样,收入提高使生育、抚养和教育的成本与机会成本大大上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才能内在地被控制住。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中,其素质得到提高。一是务工者在城市开阔视野、学习技术技能、体会城市文明、增强市场观念、掌握文化知识。舒尔茨认为,人口这种流动和迁移过程中的学习,实际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力素质的提高,会强劲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是人口流动、迁移、交往,提高人口的生育素质。一对夫妇,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生育的孩子,在后天得到环境的影响,素质明显比生育和教育在乡村的要高;而远距离的男女或者大范围人口中的男女结婚,所生育的后代的智力和体力素质,明显优于短距离和小范围人群男女结婚所生育的后代。一些边远落后的小山村中,选择结婚的人群范围很小,通婚几乎没有地理上的距离,所生育的后代,傻愚呆痴者不少,使人口的先天素质逐年劣化。改变其状况的办法是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从世界和中国历史与现代的经验看,人口流动性大、迁移程度高的国家、地区、城市,往往充满经济增长的活力;而人口流动性差、迁移程度低的土著人为主的国家、地区、城镇和乡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比如美国是移民国家,深圳是移民城市,广东和温州等地是人口大出大进的地区,其经济增长有着强劲的动力。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计算过,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前中期阶段,1/4的经济增长来自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被屏蔽广告]

18:06布什访华在即人民币再创新高 18:06汇率改革+强势美元 外汇宝交易跌掉一半 17:50成本增加的丰田逻辑 战略重心从挣钱到花钱 17:45组织执行力评估的应用 17:45在哪里,企业执行力 17:42联合利华全球CEO夏思“游击战”:打起来比较难 17:37吸引高级人才 欧盟拟允许外国学生入籍 17:36找到薪资的准星 抓住员工那颗“驿动的心” 17:34中国10家最不适宜工作的知名公司 17:29五年IT经历 真诚执著最重要 17:29职场:提高办公效率的N个妙方

“三农”问题;就地转移;异地转移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 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 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 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 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总之,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这两种形式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配置都具有积极作用,我国的政策应该是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十六大报告所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什么?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地见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陪孝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芦睁稿移出来,即早滚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证体系,作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任期内的主要考核指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或跨地区流动,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据调查,近些年来,每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约9000万人,其中跨省区流动在3000万人以上。这种流动对农村来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由包袱变为财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我国的交通运输、社会秩序、城市治安和计划生育带来了消极后果。对此,一是必须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农民增收事关全局,必须切实加强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发展劳务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快建立农民增收考核指标体系,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外增收作为各级党政班子任期内主要任务之一,把抓劳务经济抓农民农外增收的实际成效作为地州、县市、乡镇和有关部门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各地劳务创工作的组织引导,层层落实农外增收任务,明确责任,加快建立健全各级劳务输出组织和培训网络,推动农民大规模培训转移。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即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市场配制劳动力资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三是切实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建构与农业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建议国家统一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实行政府全额补助的政策,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素质高新型农民,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式培训,鼓励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综合性培训,提高非农就业技能,走出农业和农村。

二、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最大限度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矛盾和压力,避免劳动力好颤的恶性增长。一是压缩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劳动力的增加是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的,首先,必须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新疆近年来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增长幅度依然偏大。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历史上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人口基数过大和自然增长率过高。我们不可能纠正历史上的决策失误,也无法改变目前过大的人口基数,但我们可以抓紧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过快膨胀,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断膨胀的问题。其次是让非劳动年龄人口脱离劳动岗位(主要是指童工)。据专家估计,我国非劳动适龄人口参加劳动供给的比率,相当于全部供给人口的10%,若能让这一部分人脱离劳动岗位,使之学成一至二种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后再进行就业,一方面可减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一方面又可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竞争能力。二是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是不可代替的。就新疆来看,土地后备资源极其丰富,可开垦荒地很多,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在开垦1000万亩土地是完全可能的,国家可以采取安排内地耕地稀缺的省份到新疆投资开发土地的方式,来置换因建设用地造成的耕地损失。同时要要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孙袜模地资源的意识。要使每个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宝贵,要求人们无论是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都要力求少占地。要充分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现有的土地资源免遭破坏。

三、要有组织的拓宽农民转移渠道。这是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则缓业、渔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渔业的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从现实来看,我国农业内部就业天地是很广阔的。我国目前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前景十分可观,有2/3的耕地属于需要改造的中低产田,还有5亿亩宜开发的荒地,18亿亩宜林、宜草的荒坡,2000万亩成海滩涂和3000万亩可养殖的淡水水域,如果这些资源有1/3得到有效开发,可吸纳的劳动力就要以数千万来计。如果再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集约化经营,则可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在农业开发上,必须综合开发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间资源,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高效农业:在投资政策上,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实行科技、资金、物资和政策综合配套:在税收政策上,对开发性农业要给以优惠。通过对农业的综合开发,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二是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就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向工商业等非农业产业转移。

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到1994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大都转化成了民营企业。从目前我国农村资源状况和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看,乡镇民营企业仍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所在。因此,必须针对目前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乡镇民营企业开始出现资本密集化、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下降的趋势,要因势利导,推动一些乡镇民营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扩大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与领域,使其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推动中西部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即由东南沿海向幅员广阔、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发展。随着乡镇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就一定会增强。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后阶段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从总体上看,只有工业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发展,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乡镇民营企业地区布局较为分散,无法发挥非农产业的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兴起。

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贯彻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推动乡镇民营企业的连片发展、加工业的适当集中,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就地向工矿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不仅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场所。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小城镇累计吸纳了5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城镇建设的发展,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小城镇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投资少。据有关资料反应,大中城市每吸纳一个劳动力就业要投资12000元,而小城镇只要4000元。二是小城镇更接近于农村,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可降低转移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也可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这种方式的转移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新疆富蕴县、哈巴河、伊宁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在这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通过发展县域工商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实现以工促农、以企带村,实现农业就地变工业、农村就地变城镇、农民就地变市民,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高度融合在一起,既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又避免了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的“城市病”,从而走出一条有我国特色的城镇化、工业化道路。

四是要有组织的向区域内大中城市和沿海内地输送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要稳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转移。我国的大中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物质条件优于农村。而且目前城市第三产业有些活城里人不愿干,随着今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三产业还要大力发展,其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种途径中,大中城市这条渠道也不能完全堵死。五是要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即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实现劳务输出,以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新疆具有发展对周边国家劳务输出的优势和潜力,建议国家在新疆劳动力向周边国家输出上制定优惠政策,在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同时,组织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到周边国家开展劳务创收,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不断开拓农外增收新途径,力争在五年内完成300万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任务,转移农民农外就业400万人,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收入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璧江山。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有何影响

一、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包括:

(一)积极影响:

1、既为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又补充了某些地区或部门劳动力的不足,使全国劳动市场初步形成。

2、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以及商品流通,社会增加了财衡仔富,国家增加了收入。

3、流动人口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座孝拦高桥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落后闭塞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利于将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4、农民工到城里务工获得的收入越米越多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我国农民工在城巧尺市买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有利于推动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5、许多农民从城里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的推动城市里的先进文化在农村传播,有助于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

6、返回家乡时候既可以带回了务工收入,也带回了先进的城市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更加注重教育、卫生、环保、锻炼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

(二)消极影响:

1、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城市务工,造成农村耕地荒芜,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空心村”的现象,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2、留守儿童增多,农村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流向城市的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妇女、儿童和老人被迫留在家中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不利于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维护,也不利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长远上看,不利于我国和谐稳定。

4、此外,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子女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严重,我国长期执行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享受优惠的城市居民待遇,抑制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三、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的影响:

1、冲击了计划经济,如每年入春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潮水般涌入广州、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当地市场根本难以消化。

2、加重了城市的负担,这在食品、住房、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所反映。

3、影响了计划生育。

4、妨碍了社会治安。流动人口成员复杂,来自五湖四海,难免龙蛇混杂,加上流动性大,难以管理。

如何区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

您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使用。(一)从概念的内涵上讲: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整个农村范围内的剩余劳动力。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非农业经营中的剩余劳动力的总和。而农业劳动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种植业中存在的剩余劳灶辩贺动力;广义的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中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范围要比其大得多。(二)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调整了产业结构后,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科技兴农意识不断增强,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得农村中有一部分相对剩余的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但据统计部门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大部分劳动力仍主要从事农业,需要转移出来的只是一部分劳动力,而这部分转移出的劳动力大多就地从事二、三产业,或在乡镇企业中从事生产,虽然离开了耕地,但他们仍为农村人口,仍然是农村劳动力。由此可见,就广大农村而言,剩余的只是农业劳动力,并不是整个农村劳动力有了剩余,农村并不存在大量剩余灶谨劳动力隐派。谢谢阅读!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421号
Powered By Z-BlogPHP.
复制成功
微信号:
我知道了